翻开朋友圈,被一个朋友的分享所感动,由此感叹:疫情无情人有情,而疫情的当下,也给了“家”一个机会。
家,是中国人最看重的,自然地饱含着深厚的情感依附与寄托。就像朋友的分享,平和的几句话却耐人咀嚼而令人泪湿,她叙述着与女儿的相处“除了出生的几个月时间,这个延长的假期算是我们彼此面对,时间最久最纯粹的假期了”,也表达着自己的感悟“一直以来把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为你快乐,我就快乐。突然领悟到,其实我快乐,你才快乐”。
是啊,家人的相处有着共性的常态,那就是朝夕相处,却没有了幼儿时期母子相处的纯粹快乐。同时父母常常把孩子摆在第一位,而忽略了自己本身的快乐。
为什么会这样?也许现实的因素有很强的说服力,如上学很关键,工作很重要,时间不容虚度等等。然而,真正的原因,我想是对爱的误解。
终究什么爱?怎样的爱是父母对孩子真切的爱?
这位朋友在感悟的最后表达着对女儿的祝福“这么久,妈妈让你担心了。现在妈妈找回了自己,你也轻松前行吧”。
所以,爱自己,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孩子最需要的榜样。这样的爱,充满力量,没有附加条件,也没有付出与期待的交换,因此彼此轻松而欢乐。
另一位朋友的分享就是一组祥和有趣的画面。一家四口在家一起开脑洞,或跳绳做瑜伽,或做美食进餐,或看剧逗乐,共同提高身体与心理的免疫力。
其实,面对疫情,这位朋友清楚地从自己的梦境中体会到深刻的焦虑与恐惧,并为此感恩与家人的朝夕相伴。
而放大到全国范围,有何尝不是这样的体验与机会呢?
这场疫情汹涌而至,来的这么突然又铺天盖地,导致全民皆兵,连不出门都成了最实在的贡献。然而,时时更新的疫情信息无时无刻不在激发着人们的焦虑、紧张与恐惧。然而,这样最好足不出户的时段,恰好是家人可以朝夕相处,彼此深入交流,互相理解与宽慰的机会。
相比于平常,这个时段的生活不必起早贪黑,不必分秒必争,不必正襟危坐,因此可以看到更多的“懒散”、“无聊”。戏剧性的是,本来是日思夜盼的假期,却因为假期延长而变成了很多人的不适。
其实,这样的疫情阶段,需要我们调整自己与家人的状态,从而让家更有温馨舒适的氛围,更有家的味道。
首先,拥有大把的空闲时间,睡觉睡到自然醒,是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和行为。父母们可以放松下对孩子的要求,让平时忙碌的孩子借机给身体放个假,也让日常忙碌的自己充分歇一歇。
其次,在无须太多社交和工作的日子里,似乎一时没有了行动方向而感觉无聊。那么,形式多样的社会兴趣就显得特别重要,所谓的闲情雅致就有了更多的价值。即使不会棋棋书画,率性而为的写写画画,甚至驻足赏月,观景发呆,还有创意美食,也都是打发无聊的可行途径。
再者,家人在这个空闲时段,可以看到彼此的情绪状态和生活模式。学着去欣赏,学着去赞美,会在无形之中激发家人的家务参与感。同时学着去倾听,学着去理解,会调动家人的交流欲望和分享热情。
不管怎样的形式,家人的陪伴都是最大的幸福。如果能通过自己的调整和家人的带动,把家人互相陪伴的质量提高一些,那么新年的疫情阶段,就是我们应该感激的特别礼物。也因为家是我们特别看重的文化载体,家人的良性互动,有利于降低我们当下的焦虑与恐惧,也有利于我们感受彼此真正的爱。
当然,这样的小家氛围,也是给国家增添微薄之力,不仅不添乱,而且促进平心静气,从而静中生慧,不被谣言所撼动,而更多地相信科学,相信民众与国家的力量,相信困难总会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