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大家都坐在一块看电视。这时,女儿突然间想到了什么,疾步站起,朝阳台走去(我家零食大都放在那)。呼呼啦啦,寻找了几分钟后,气呼呼地走了过来。“啥好吃的都让他吃完,偏心眼”。说完,竟然委屈地“呜呜”哭了起来。我一下子挺纳闷。“啥好吃的?哪一样没让你吃呢?”我随口问了一句。谁知,不问倒好,一问哭的越发起劲儿了。一下子,给我罗列了许多“罪状”。大多都是因为在她看来,由于我偏心眼,好多东西分配不公!她的哭诉,让我也非常生气。我何时偏心了呢?手心手背都是肉。只不过有时候,弟弟小,不懂事,我总是让她让着弟弟。我有时也会不由自主地替弟弟多想一些。没想到,就这小小的举动,在她看来就是偏心。我真是觉得委屈。
由此,让我想起了我们的教学。相信,在教学中,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力求“一碗水端平”的。但是,有时真的不经意间,就如孩子所说的“偏心”了。说句实在话,在教学中,相信大部分老师都喜欢好学生。不仅学习好、听话,老师不费劲,更重要的是考试时给老师“长脸”。而这些,后进生是做不到的。老师每天都要和他们“斗志斗勇”,考试时,由于一两个人,而让班级名次下降好几名,让老师的辛苦付之东流。虽然,我们也极力做到公平对待,但是不免平时的一些小细节,已经伤害了他们。比如,发放作业了,去办公室帮老师拿个杯子了,(我都喜欢用好学生)这些几乎被我们忽视的事情,在他们后进生看来,也许你已经偏心了。
孩子已经有情绪了。有情绪的课堂,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到哪里。所以,有的老师觉得也很委屈,我辛苦付出,但一考试,却总是成绩不理想。我想,“偏心”应该占一部分原因吧!
我们大人都渴望得到社会的公平对待,更何况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呢?以后的日子里,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小细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