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之所在,一往无前?

​天下纷纷,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自从第一个古人类捡起贝壳当做货币换到了一小袋旱粟,对货币的迷恋就牢牢地烙印在了智人的基因里,再也不能拔除。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这大约是古代一个平凡人最奢侈的梦想。
隋唐以来,科举制立,无数读书人摩肩接踵地奔向考场,想要跃过龙门,光宗耀祖,为国效力。社会阶层的流通被前所未有的激活,学子们所捧的“圣贤书”却也不免蒙上了层功利的色彩。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天子重英豪,文章出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人们在仕途上的一路狂奔,也改变着不读书人占大多数的社会的风气。不过这数百吨的铜钱真的能稳当当地挂在腰上吗?
利之所在,要眼清心明。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像李白这样想的人毕竟是少数人,真正能做出如此这般的就更是凤毛麟角。
想要换,先得得。那就非要有殿堂级的文才武略不可, 只光光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是绝对不能够的。
再者,金钱换美酒,这份个人的洒脱到底值不值得推崇,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余光中曾说,要是挑一位古人一同出去旅游,李白不是一个好选择,因为他太浪漫主义,和现实有距离感,不是个负责任的旅伴。
哈哈,利之所在,勤俭节约。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芸芸众生更多能到达的,是自己的饱腹,是小家庭的温暖。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的向往,也正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心声了吧。
一份工作,一间次卧,一个梦想。
虽于闹市,亦感清凉。
今非古时,形色忙忙。
只愿在这匆匆忙忙之间,终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隅。

山前草木晓如春,山后衣裳冷如铁。
身边有同甘共苦、省吃俭用一心攒首付的小两口,也有奉行及时行乐的月光一族潇洒哥,在“二十多岁”这个尴尬的年纪似乎二者铁定无法兼得。
我当然也有完美的“我一个朋友的故事”,也许因为时间的拨弄,我的杜撰的热情也消失了。
心心念念的亲情,未曾轻言的友情,念兹在兹的爱情。
其之所在,必非利之所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午去麟游开标,完事后特意去岐山吃饭,饭毕顺道游览岐山凤鸣湖,算得机缘凑巧。 岐山凤鸣湖是近几年新建的人工湖,不大...
    七月紫苏阅读 40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