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各位亲爱的小伙伴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生涯摆渡室。我是进阶中的生涯咨询师冯佳(莫凡),很开心在这里跟你聊一聊关于职业生涯的,那些事儿。
最近有一部剧特别火,我猜,你一定听说了,说不定跟我一样也在追。
没错,就是由赵丽颖和冯绍峰主演的大型社会伦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男二朱一龙也再度火了一把。
为什么说是“再”呢?被朱一龙饰演的小公爷圈粉后,我去搜了一下他的资料——
原来18年的夏天,他跟白宇合作的一部影视剧《镇魂》,一度让他从微薄400万粉丝猛增到1000万。而彼时,他入演艺圈已近十年。
01 做一个“慢”演员,才能演“好”戏。
去网上查看朱一龙的信息,除了两部大火的剧,几乎零话题。就连采访也不多,综艺更是少之甚少。
《入戏》短短几分钟的互动中,看得出他是一个挺“慢”的人。无论是为人,还是做事。有点呆萌,有点老干部。他坦言,以往的演艺生涯中,相对于角色来说,更看重团队、剧本。
当记者问他现在火了之后,对自己生活、工作、心态有没有什么影响的时候,近十年演艺生涯、六七十部作品打磨的经历,让他修炼了初心依旧的品格。
无论鲜花、掌声、热度多么空前高涨接踵而至,他依旧不改往常,始终只关注一件事情:慢慢接戏,好好演戏。
18年夏天跟朱一龙一起火起来的演员白宇,与其有着类似的经历。
90年出生的他,虽说14年才入行,但演了很多戏却依旧不温不火,直到《镇魂》热播。
相对朱一龙来说,白宇的性格相对活泼,不过年近三十的他看事情也是蛮通透。
《入戏》的采访中,他用一句话表明了自己做演员的态度: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除了朱一龙和白宇之外,18年还火了一位演员。也是属于大器晚成类型——徐海乔。
去年因为在湖南台一档综艺《我家那小子》单纯耿直的性格被更多观众熟悉。
彼时才得知,眼神清澈看起来至于二十多岁的他,原来已经35了。
出道晚,成名晚的他,原来也在演员这条道路上默默耕耘了十年之久。
人人都说,演艺圈是一个非常浮躁的环境,能耐得住寂寞静待繁华的人,少之甚少。
而18年火起来的这三位演员,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也是离不开他们骨子里对演绎事业的坚持。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共性——为人谦逊,欲望很少,想法纯粹,目标简单,专注演戏。
02 在一个领域里深耕,才能出线。
演艺行业如此,事实上,其他行业亦是如此。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快了工作和生活的运转速度,整个社会都变得浮躁起来。一波又一波的草根、俗人一夜爆红,又瞬间消失。
知识付费的兴起,让浮躁的人们似乎抓住了治愈焦虑的稻草。大家疯狂的屯课屯书,尝试通过各种渠道、方法证明自己的价值。然而却挡不住一轮轮的被“割韭菜”。
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正是这样的时代和经历,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想要出线,得少一些欲望,多一些专注,从而在一个领域里深耕。
古典老师的【个人战略】课程中的第二周任务是对对标人物进行调研。大家对标的人物中,有的是工作中的领导、上司,有的是国内外有名的企业家。
其中不乏高考3次才考上大学,被无数企业拒绝过,35岁才成立阿里巴巴的马云爸爸;当了13年研究员,40岁才出来创业的柳传志;39岁复员,工作4年后带着21000元创立化为的任正非......
在经过客观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后,学员们纷纷在看到榜样的光芒的同时,也挖掘出他们光芒背后的曲折经历。也因此,更加坚定了自己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路的想法。
最近看了一篇HR视角写的文章。里面有讲到,一个面试官在衡量一个人是否可以纳入考虑范围的时候,通常会看ta在一家公司的工作年限。
十几年以上的,基本不会考虑。因为这类面试者很有可能是更趋于稳定甚至得过且过的状态;
一年之内甚至三五个月就换一次工作的,也不会考虑。因为这种面试者基本上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甚至是眼高手低类型,无论到哪家公司都不会长久;
唯有工作四五年的人,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其一,对过往公司的忠诚度和深耕度有;其二,有冲劲,不甘于平庸,想要继续提升自己。这对于面试官来说,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虽说事实无绝对,但此现象的存在,显然已经成为很多公司的主流选择。
03 积累筹码,用能力说话。
前段时间接触到了一位来询者,6年时间换了18份工作。这着实吓了我一跳。看了他的霍兰德职业代码是高A(艺术特质、理想主义),加之ta的成长背景后,瞬间明白了。
在ta的认知模式里,之所以如此频繁的换工作,是因为ta觉得外界没有与自己所向往相匹配的工作。
而究其原因,是其还未搞明白一个事实——所谓职业,实际是一种价值交换。不仅仅基于兴趣,更多的是能力说话。如果你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如何交换自己想要的价值?
能以兴趣为起点开启职业生涯当然最好,但毕竟十全十美,完全满足自己的意愿的工作几乎是不存在的。
特别喜欢朱一龙面对记者提问讲到的一句话:以前演的戏不火不是因为运气差,只是因为演得不好。
这种耿直实在的心态,让他自己不去抱怨外界的不公,而是向内看,提升自己演戏的功力。
对于演员来说,毕竟,除了天赋,更多地是通过数量,带来质量上的提升。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为了能有更多筹码换取自己想要的,提升能力,则是必要之举。而提升能力的毕竟之路则是在一个领域里深耕。
无论是,我们通过荧幕熟知的明星的成长故事,还是通过调研了解到的企业家们的职业经历,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
少年得志的,或许我们比不了。唯有大器晚成,才是成功必然要走的路。只要我们一直努力,最坏也不过大器晚成。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启发。愿我们,都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