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爱自己,才沦落如此

由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再加上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国家总是会诞生出很多中国特色式的产物,而其中剩女现象,催婚逼婚是当下年轻人大都深有感触的一件事情。

听说有段时间,一些大城市的大妈大爷不跳广场舞了,拿着征婚消息忙着在公园帮子女们“择偶相亲”。我总是可以理解做父母的用心良苦,毕竟他们那一代人二十来岁就结婚生子,孩子二十大几甚至三十了还没有结婚那可是大事。

大人着急,子女也着急,身边恨嫁的妹子比比皆是。曾经有个大学同学,一毕业就忙着到处相亲,深怕自己步入”剩女“的行列,这大概也可以解释“闪婚”一族的出现。人们喜欢消费“剩女”这个概念,总能看到有各种文章和帖子在调侃或者剖析为什么“剩女” 会被剩下?甚至还有专门题材的影视电视剧,诸如《胜者为王》,《剩女的代价》,《大女当嫁》等。

成为剩女看起来是多么难以启齿多么沮丧的一件事情,回家要面对父母絮絮叨叨的催婚,还要忍受亲戚朋友异样的眼光,这是一个公认的社会现象,是有些人眼中的问题。为什么欧美国家就没有这种现象,难道这些国家没有剩女?

事实是欧美国家的剩女一点也不比中国少,但是从来没有人会把这当作一个现象或者问题来看待。可是在我们国家就不一样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这是传统,“男人三十一朵花,女人三十豆腐渣” 这是规律,别担心,这些老掉牙的想法是留给那些思想根深蒂固的老年人和冥顽不灵的喷子,终究有一天会随着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而烟消云散的。

而让我最觉得可悲的不是外界舆论的调侃和嘲弄,而是有些女同胞们对“剩女”的自我认同,而这种认同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自我贬值。

“剩”这个字本来就是一种很商业的价值观,就好比摆在商场的商品,如果商家给它的估值一个珍珠的价值,它不会被降价,摆在那里就有自己的价值所在,直到找到合适的买家。但是如果商家害怕卖不出去,就开始降价促销,以白菜价格出售,那它在买家的眼中就是一件廉价的商品,人们可能会忽视它本身的价值所在。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所在,我们会根据个人情况给自己估值,更多人希冀通过一些途径为自己增值,锻炼,读书,赚钱等都是途径之一,我们将自己摆在货品架上寻找合适的买主,这是一个计算和博弈的过程。如果你选择主动贬值或者降价,商品交换过程中你便是输的一方。那些容易受别人影响,认同自己是剩女同志,自我估值会偏低,无形中在给自己贬值。

而欧美国家的女性是不会给自己主动贬值的,为什么身边的一些女孩尤其是被贴上”剩女“标签的女孩更容易产生恨嫁,自卑,恐慌心理,甚至给自己主动贬值?

《社会心理学》的作者戴维.迈尔斯曾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 当一场辩论赛或者音乐会结束时,前排的赞赏者起立鼓掌,紧跟其后具有同样感受的人也起立鼓掌。现在,起立鼓掌的浪潮波及到了未收鼓动者,他们从舒适的椅子上站起来,给予了礼节性的喝彩。可是,你还想坐着(”这位演讲者根本不代表我的观点“)你还会独自坐着吗?成为少数与众不同者,真的很不容易。”

《社会性动物》也发现从众现象存在重要的文化差异,罗德。邦德和彼得。史密斯用阿西方法在17个不同的国家做了133次试验,结果发现在集体中的社会(如挪威, 中国,日本)比在个人主义的社会(如美国和法国)人们更容易从众,而且女性比男性更从众,缺乏自信的人比那些自我评估教高的人更有可能遵从团体的压力。“剩女”们更愿意屈从于大众和舆论的力量,西方文化并不赞赏屈从同伴的压力,而在中国,我们更趋同与别人保持一致,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到了一定的年龄段,大家都急着“交卷”,不顾一切的想要步入婚姻,无论自己是否做好了准备,没交卷的“剩女”们更会感觉自己是被剩下的,除了外界的压力(群体更容易接受与自己观点保持一致的个体),  各种负面情绪也会随之扑面而来,为了趋同主动贬值自己。

除了从众心理,寻求依附感是某些“剩女”们的另一大通病。在家从父,从嫁从夫,老来从子是儒家传统的女性模范,虽然这种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是不得不承认大多数家庭教育尤其是在农村或小城市仍有这样的影子。这种教育就是女孩的生存,成长和幸福依靠的大都是男人而不是自己的智力或者经济实力,女人的成功也取决于她的吸引力和魅力。

久而久之,相对于男性的独立性,女性更多的时候追求的是一种依附感,总在人与人的比较中获取幸福感,甚至不关注自己的感受。一些“剩女”们希冀通过“陪伴和展示”来寻求幸福感和安全感。然而缺乏个性和精神独立性的女性更容易产生个人压迫感和空虚感。

你不难发现生活里,女人更多时候是通过夸自己男友和老公来展示自己的幸福感,这样更容易得到周围其他女性的羡慕。而这一点似乎比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更重要,也许这个女人压根不喜欢老公送的包包款式,她讨厌自己的老公又懒又大男子主义,但是陪伴和展示总能带给女性更大的满足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由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再加上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国家总是会诞生出很多中国特色式的产物,而其中剩女现象,催婚逼婚是...
    卜哒灵阅读 936评论 0 0
  • 这是一个简单平凡的故事,但是看到最后,眼泪还是夺眶而出。或者这是一个最不可思议的故事,一个12岁天才男孩和年轻保姆...
    厨房小贼阅读 3,060评论 0 2
  • 晚上我在洗碗,父亲在门口道地上乘凉。洗完推门出去,豆包正蹲在门口堆起的麻布袋上,与父亲平视。干嘛呢,我调侃,跟它聊...
    jinerhu阅读 1,865评论 0 0
  • 凡事最怕认真,这是很多人喜欢的话,确是很少人能够做到的。 我的宗旨是:凡事请上心。上心,这个词我挺喜欢的,而且上心...
    内胜外王阅读 4,45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