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时会沾沾自喜的想:身为家长,无论我曾经犯过多少错(而且将来还会继续犯),孩子们都会成长得很好,仅仅因为我真的很爱他们。毕竟爱可以治愈所有伤口,有了爱就足够了,爱意味着无须道歉,即使你今天早晨曾在厨房对孩子发火。”在文章的开头我读到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是不是都会有这种想法?我们总是认为我们是爱孩子的,无条件的爱着,但是为什么孩子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或者没有按照我们要求做的时候,我们就会采取惩罚呢?或者说我们要用奖励的方式让孩子来达到我们的期望。
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是达到了家长 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则是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 ,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爱。
无条件的爱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我想,它不能带来你期望的孩子的样子,但它能带来你的孩子想要成为的样子。可以让孩子有足够的内心力量,勇敢的做自己,而不因为外界的一些评价而失去自我。
在文中,科恩举了一个4岁女儿在发完脾气后该不该给她讲故事的例子,用来作为有条件的爱和无条件的爱的对比。各位,想一想,如果你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曾经的我是这样做的:严厉的告诉妞:因为你对我发脾气了,所以我今天晚上不会给你讲故事,也不会陪你睡。对呀,她应该为她的行为付出代价,她也应该学会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付出什么,所以我不能再给她讲故事和陪睡,那不是在奖励她么?同时,我内心还有一个声音,我今天就这样原谅你了,以后你不是动不动就要发脾气,那我岂不是变得一点威信都没有,再长大一点我就管不住了。
哈哈,看到这里我想你们肯定会高呼:对呀,你做得好!就应该是这样的!
好像在整件事情中我们关注的点都是孩子发脾气。这里就引申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人类的所有行为,无论是行,是止,是热情,是冷漠,都是建立在是否被“强化”的基础之上,人类做出的每件事都可以被解释为是否受到了某种奖励的强化,无论是人为授奖还是自然奖励。我们关注的点都在孩子的“行为”,好像除了这些表面现象就别无可取了,孩子的个性,想法,感觉和需求都不重要,不用管什么动机和价值观,关键在于改变他们的所作作为。
而无条件养育的理论认为,孩子的行为只不过是其感觉,思想,需要和意愿的外在表达,简言之,重要的是实施行为的孩子本身,而不是行为。孩子需要引导和帮助,但他们不是小怪物,不需要被驯化,不能强迫其就范。他们有能力同情别人,也有能力咄咄逼人;可以毫无私心,也可以自私自利;能与他人合作,也能和别人竞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以形成许多个性,但大部分取决于他们如何成长,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他们是否能够感觉到无条件的爱。
有条件的养育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后果呢?成人自我价值感低。得到的支持越有条件,自我价值感的认知就会越低。如果 孩子得到的爱是被附加条件的,那么他们在接受自己时也会附带条件。
在有关有条件养育的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即使与妈妈发生激烈冲突,她仍然是爱我的或者即使爸爸不赞成我,我也知道他仍然爱我。只能在以下五项中做选择:非常同意;同意;无所谓;反对或非常反对;你希望你的孩子在未来5年,10年或15年内会怎样回答这类问题呢?你认为他们会怎样回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