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历一些事情怎能成熟起来

许状元连续被现实教训了几次,这个只会读书的35岁大男孩终于成熟了,虽然代价有点大但值得。


01

许状元出生在山东乡下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生育了三个儿子。

父亲老许木讷老实,一辈子守着那些土地过日子,而母亲吴月梅则活套许多,为了给儿子们好一点的生活,平时在家帮助男人在家种地、种菜过日子,而秋天的时候则和大多数妇女们一起去新疆捡棉花。一般人惦记着家里捡完棉花就回去了,月梅捡完棉花、捡葡萄干,没活干了才返回家乡。

月梅回家的时候不但比别人多挣一份工资,还能多捡几床网套,这样三个儿子的学费有了着落,床上的铺盖也常常换新的。

几个儿子也算争气,大儿子参军就在了部队还和首长的女儿结婚了;二儿子不爱读书初中毕业跟着师傅跑大货车,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大货车并且有了两个男孩子;小儿子从小就爱学习还听话,让吴月梅非常开心,小学毕业的时候老师觉得他最会读书,建议月梅给小儿子改名字。

没有多少文化的月梅,读书最好不过是中状元,于是“许状元”成了小儿子的代名词。

还别说许状元还真的是块读书的料,不管是在村小学,还是镇上的初中,亦或者是县里的高中,许状元的学习成绩一路领先,在学校领导的殷切希望中考上了上海一所985大学。

大学里生源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尖子生,而许状元为了拿奖学金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依然像高中时那样苦读,最终被保送本校读研,后来还顺利在母校读博,毕业后留校任教,住在宿舍一门心思做学问。

学问做得好,好像情路并不顺利,一直到33岁那年才和同事孙倩倩喜结连理,年龄到了要个孩子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孙倩倩生产的时候,吴月梅正给当领导的大儿子带二宝,一时无法分身,孙倩倩无奈之下只好请娘家妈来带孩子。


02

孙倩倩虽然是上海本地人,也是平民区长大的孩子,父亲做一份勉强糊口的工作,而母亲是家庭妇女不愿意工作还想享受上海女人的精致生活,父亲怨声载道,孙倩倩上大学的费用都是自己勤工俭学才完成的。

虽然自己没本事,但孙倩倩的母亲魏淑芬觉得女儿学历高又是大学老师,怎么着也要找一个有房的男人结婚吧,可是女儿认准了农村出身的许状元。

自己家也就三十几平的小房子,老伴过世后女儿有工作住在学校,魏淑芬才觉得在家里终于能自由行动了。

住房条件改善了,可是没有了老伴的收入,魏淑芬只能去超市当理货员挣钱养活自己。

婆婆不能来看孩子,孙倩倩和许状元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只好是孙倩倩低声下气求妈妈:“妈,你帮帮我们吧,帮我们带带女儿。”

“我当初就不让你找个农村出身的穷人,现在可好,不出钱也不出力帮助带孩子。”魏淑芬唠叨个没完,“原指望你当大学老师能跟着你享福,没想到还要给你当老妈子。”

不管愿意不愿意,魏淑芬还是辞去超市理货员的工资去了女儿家。

许状元和孙倩倩都是做学问的人,也是副教授职称,合力得到了这套小房子的居住权,其实就是个没有客厅的小两居。大房间是夫妻两个的卧室兼书房,小卧室放一张上下铺和婴儿床,上铺上都是婴儿用品,唯一的公共区域就是过道的餐厅。

不能自由活动,每天被困在家里和宝宝为伍,魏淑芬心里像长了草,每天摔摔打打满腹怨言。

孙倩倩明白目前离不开老妈帮忙,只能哄着妈妈买点小礼物什么的。而许状元呢?无论丈母娘怎么讽刺都无动于衷,推下饭碗钻到卧室看书去了。

也许当时许状元和丈母娘服个软说几句好听的,可能事情又是另一种状况。可是许状元就是许状元,除了逃避矛盾还是逃避矛盾,这让孙倩倩无语。


03

女儿刚刚一岁的时候,魏淑芬突然告诉女儿:“我感觉自己生病了,无法帮助你们带娃了。”

这突然的打击让孙倩倩很无语,许状元也束手无策:“请保姆吧,他们的收入不允许,要不你辞职带娃吧!”许状元出此下策。

“我刚接手一个项目亏你想得出,你怎么不辞职?”孙倩倩反唇相讥,内心一阵悲哀。

“那怎么办?”遇到问题许状元第一本能反应问老婆。

“还能怎么办?给你妈打电话!”孙倩倩一股无名之火涌上心头。

吴月梅原以为有亲家母帮忙带娃,自己带大三个儿子,四个孙子,带娃经验不用说,说实话真的不想再奔波,只想回老家和老伴一起种地、种菜、养鸡养鸭。

既然小儿媳妇开口了,吴月梅只好打起十二分精神从老家再次出发奔赴大上海,老许心中有诸多不舍又能怎么样?

刚到上海,吴月梅看到亲家这个精致的女人躺在床上病歪歪的样子,也不好多说什么,这么大岁数只能每天爬到上铺睡觉,每天像个旋转的陀螺除了带孙女还要做一家人的一日三餐。

让吴月梅想不到的是亲家母上午在家病歪歪的样子,可是午饭后打扮得花枝招展精气神十足出门了,晚饭后又恢复了原状。

月梅当时有点疑惑:“她不会是装病吧!”但又不好直接问。

而魏淑芬呢?上午在家养足精神,下午精神饱满地逛街、跳广场舞,晚上女儿、女婿一下班,她又是病态愁容。

月梅不好给儿媳讲,悄悄告诉了儿子真相,可是许状元一脸懵逼:“妈,你多想了,她不是那样的人吧!”

儿子都这样说了,月梅还能说什么?每天下午干完家务就推着孙女到小区晒太阳。


04

偶然的机会,月梅发现有一张招聘保姆的广告,大意是:招一个不住家的生活保姆。

月梅神使鬼策带着孙女顺着门牌号找到了打广告的人,敲了几下门等了好久才听到开门声:“谁呀?”

这是一套校园独栋小别墅,开门的是一个和月梅年龄相仿的老人,带着一副眼镜很斯文的样子,只是坐在轮椅上来开门的:“请问,您找谁?”主人盯着月梅有点吃惊。

“我是看到广告来应聘生活保姆的。”月梅年轻的时候在外打工,后来又到过大城市给儿子带娃,并不怯场。

“你带着孩子怎么工作?”男主人并不相信月梅能当好他的生活保姆。

“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从住房看这个人应该是大教授级别的,月梅问道,“想吃什么?”

“能做一碗饺子吗?”男主人是想用这种方式吓退月梅,内心嘀咕,“看你带着孩子怎么包饺子!”

月梅在小儿子家早就习惯了一边带孩子一边做全家人的饭,做一碗饺子算什么?

在客厅里安顿好孙女玩玩具,月梅在厨房一顿忙碌不一会一盘热气腾腾的猪肉饺子就上桌了。男主人转着轮椅到了餐桌旁,品尝着饺子大大赞赏:“好吃,好久没有吃到这么好吃的饺子了。”

经过交谈月梅才了解到:

这个男主人姓李退休前是这所高校的教授,年轻的时候和老婆因为性格原因离婚了,带着女儿独自生活,一门心思做学问成就斐然,刚退休的那会住在校园外的房子里,后来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里,老朋友老同事都在这边。

独生女儿在国外留学后来也在国外结婚不愿意回来,教授被同事们调侃为“丁克李”,早已习惯了一个人生活,安静惬意,不喜欢被打扰。不想前天不小心摔跤了,虽无大碍但行走困难,只好请一个生活保姆照顾自己的生活。

“用不用我当生活保姆无所谓,我闲着也是闲着帮你干点活权当锻炼身体。”月梅说着手里又忙开了,地拖了,衣服洗了,还帮助李教授洗洗头,瞬间李教授的家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但是李教授还没有同意月梅当生活保姆。

“冰箱里还冻了一部分饺子,晚上你自己煮一下就好,我要回家了。”月梅说着就收拾好玩具挂在推车上,然后抱着孙女塞进推车里去开门。

“等等。”教授像 下定了决心喊道,“你明天来上班吧!”

“真的?”月梅眼里有光,总算被教授认可了。

一路上月梅竟然有些小激动:“每个月有点收入,买菜什么的就不用问儿媳要钱。”心情好,脚步不由得加快了。


05

毕竟儿子儿媳都是这所大学的老师,月梅当生活保姆的事情并没有告诉儿子儿媳,每天合理地安排着自己的生活。

一个月后李教授摆脱了轮椅,拄着拐杖能慢慢挪步了,在月梅的陪同下每天都在住房附近晒太阳,李教授也习惯了有月梅陪伴的日子了。

有一天李教授突然想到公园转转,网上叫了一辆车半个小时就到了。月梅背上背着孙女跟在教授身后,阳光下教授和月梅的银发闪闪发光,多么和谐的场景。

快三个月的时候,李教授的褪恢复得差不多了,但他没有辞退月梅的意思,每个月几千元的保姆费对李教授而言不算什么。

没多久许状元趁着老婆不在语气生硬地问道:“妈,你是不是给李教授当生活保姆了?”

“是的,都几个月了,怎么了?”月梅有点想不通。

“赶快辞掉这份工作,安心在家带孩子就好。”许状元没有过多解释,语气是命令式的。

“李教授的腿也好得差不多了,我明天就去给他讲。”月梅潜意识里认为儿子是个副教授,老妈给人家当保姆可能是脸上不光彩吧。

月梅辞工的时候,李教授语气相当平淡:“是你儿子许状元让你辞工的吧?”

“是的。”月梅坦坦荡荡,心想,“校园就这么大,儿子脸上也不好看。”

“许状元是个好孩子,努力上进,他曾经是我的学生,就是性格有点有点柔弱……”后面的话李教授憋在肚子里没有说出口。

“从小就知道学习,别的事情也没有指望过他。”月梅还以为教授在夸他儿子呢。

结了工资,月梅的生活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偶尔见到李教授也只是打个招呼。

亲家母的做派让孙倩倩都看不下去了,婆婆不但要照顾他们小家的生活,还要伺候她妈,许状元不时抱怨,无奈之下孙倩倩只好让自己的妈走了。

魏淑芬骂骂咧咧:“原指望你给我养老呢,用完就赶我走。”任凭妈妈怎么说,孙倩倩也不多解释,她不想因为妈妈多事惹得婆婆不帮助带娃。

有一天夜里,月梅做了一个梦,梦见老许沿着乡间小道一直往前走,月梅怎么喊老许都不回头。

老夫老妻真的是心有灵犀,第二天早晨月梅就接到了老许的电话:“我病了,你能回来陪陪我吗?”

“我这就回。”月梅明白老许早就习惯了独自生活,要不是生病老许才不会打电话要自己回去呢。

月梅来不及多想,给儿子打个电话回来看着孩子,她就乘车去高铁站了。

而孙倩倩得知婆婆走了,一下子急了:“妈走了怎么办?谁看孩子,我明天还有会!”

“妈给我打了电话就走了,我能怎么办?”许状元一脸无辜的样子。

“你在家看着孩子,我去高铁站接妈去!”孙倩倩历来办事果断,打个出租车直奔高铁站,还好,月梅正在排队进站。

“妈,你怎么说走就走,我们怎么办?”孙倩倩眼泪都急出来了,“我俩正上班。”

“你把打电话说他病了,我不放心。”月梅也是一脸着急。

“让二嫂过去看看,你不能走。”孙倩倩双手拽住月梅跨在胳臂上的布包。

看着儿媳为难的样子,月梅不忍心了:“我给你爸打个电话,就说我回不去了。”

这个时候,孙倩倩终于松了一口气,打车带着婆婆回家。


06

没几天,老许打电话告诉月梅:“你安心带孙女吧,我没事了。”无论老许怎么说,月梅还是不放心,给老许打电话的次数增多了。

快放寒假的时候,月梅照例给老许打电话却没有人接有点不放心,就让许状元给老家的二叔打电话去家里看看。

二叔家离月梅家并不远,几分钟就到,不一会二叔回话了:“状元,你要有心理准备,你爸,你爸他走了……”声音中透出无限悲凉。

“什么?”许状元几乎喊出声。

“是真的……”二叔哭出声了,是为老哥也是为自己。

许状元顾不得那么多,带着月梅就往高铁站赶,月梅一头雾水也问不出个所以然。

一路狂奔到家,亲邻们已经帮忙搭好了灵棚,大儿子和二儿子已经先一步到家。

毕竟大儿子是当领导的放低身段请教乡邻:“咱们家办这个事有什么讲究?”

“来帮忙的每人一包烟,一条毛巾表示感谢。”被尊重的乡邻赶紧给建议。

“咱们家每人给一条烟和一条毯子,把事办体面就好。”大儿子不差钱,口气大。

老二的朋友圈都在家里,帮忙的人很多。

许状元插不上手,只能跪在灵堂前守灵。

月梅像傻了一样,看到床头上的血迹想到老许死前该有多痛苦,头都磕破了,悲从心来嚎啕大哭。

办完丧事的第二天,儿子们都要忙碌自己的事,许状元等着月梅收拾东西跟自己走,见月梅迟迟不动身有点急了:“妈,快点吧,要不然赶不上车了。”

“我不跟你走了,我想在乡下生活,养这么多儿子你爸死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在身边,我想守着老房子陪陪你爸的灵魂。”

无奈之下,儿子们都走了,月梅独自守着老屋。


06

春节刚过,月梅又接到了许状元的电话:“孙倩倩得到了留学一年的机会,还要和我离婚。”许状元快要哭出来了。”

没办法月梅强打精神又奔赴上海了,孙女快上幼儿园,要是儿子和儿媳离婚孙女怎么办?

“妈妈说让我在家听爸爸的话,她很快就会回来的。”原来儿子儿媳的矛盾没有影响到孙女,月梅放心了。

有一天月梅带孙女散步,刚好遇到了李教授从来没有过的开心,原来李教授的女儿和女婿回来定居了。

回到家月梅随口说了遇见李教授的情形,许状元立马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真的?楚楚回来了?”

“楚楚是谁?”月梅眼睛挣得铜铃大。

“我先出去一下。”许状元推门就要走。

“要下雨了,拿把伞。”月梅喊着许状元好像听不到似的。

许状元像个情窦初开的大男孩直接冲到李教授家用力敲门:“楚楚,你回来了?”

开门的是李教授,愣了一下还是让许状元进来了,然后上楼叫女儿。

李楚楚看到许状元愣愣神然后说道:“你等我一下。”

换了衣服下来对许状元说:“我们出去说话吧。”

许状元像个小迷弟一样跟在楚楚身后,希望所有的人都看到这一幕,在一个凉亭坐下后许状元滔滔不绝:“都是你爸爸拆散了我们,不过是嫌弃我穷,你到国外一去不返无奈之下就和同事结婚了,目前过得一地鸡毛……”

“你也是不幸福的是吧,你也和那个老外离婚吧,咱们还有机会在一起……”许状元说个不停,楚楚的眉头拧成一条绳索了。

“当年拆散我们的不是我爸,你太幼稚了还妈宝没有主意,处处都要我给你考虑,想和你分手又怕你纠缠,才让我爸联系出国的。我很爱我的老公,他是个中国迷,我们有一个几个月的女儿,很幸福……咱们以后不要再见面!”楚楚扭头走了。

许状元站在那里脑子一片空白:“原来是楚楚嫌弃我妈宝,孙倩倩也说我妈宝活得很累……”不知道什么时候下雨了,许状元浑然不知,还是路人提醒下才跌跌撞撞回了家。

月梅看到儿子的样子吓了一跳:“状元,怎么了?”

“妈,我妈宝吗?孙倩倩说我妈宝,楚楚也说我妈宝,我和楚楚分手不是李教授拆散的,是楚楚嫌弃我没有主意……”许状元语无伦次,月梅心疼得留下了眼泪。

“状元……”月梅一阵悲凉,“刚开始你会读书是我的骄傲,可是你的为人处世让我担忧,家里的好多事如果你拿主意,你岳母也不会那样,孙倩倩活得真累妈都心疼。”

“原来是这样!”许状元忍不住嚎啕大哭,正在玩玩具的女儿看到这情形也哇哇哭起来。


半个月过去了,许状元郑重其事地告诉月梅:“妈,你回老家过自由生活吧!”

“孩子怎么办?”月梅考虑比较多。

“我自己想办法带好孩子,我找了兼职可以给孩子请个保姆,等着她妈妈回来。”

月梅终于欣慰了:儿子经历了一些事情终于成熟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