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经历了爱人去世的打击,在无法描述的混乱和癫狂之后,我决定替他好好活着,即便不能陪他把生命定格在30岁,但我会努力把自己的生命状态定格在30岁的样子。
之后我的生活都围绕购物、美容、健身、减肥展开,甚至一度沉迷于此。幸好在伪健康的路上一路狂奔时,遇到了真健康的合伙人,不仅有美好肉体还有可爱灵魂。
他说不觉得帮别人减肥是赚快钱,因为他知道体脂率正常是健康的重要标准,每帮一个用户达成健康,就保护了背后的一个家庭。毕竟愿意花钱减肥的人,往往是家里的经济支柱,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段无比臭屁的自夸却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与他深度合作。
在我加入之前,他的服务模式是每天线上发布要求,群内打卡、点评。每月在不同城市举办会面会,线下交流和指导,就是在这样的见面会上,他成功说服了我,做他的投资人和合伙人。
在我加入之后,服务全面升级。首先是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掌握了全套营养素各自独立的摄入和消耗算法,并用这套服务国宝级运动员的方法,每天为我们的会员精确预估次日体重。
然后在网络科技的帮助下,把复杂的算法模块化、产品化,结合当时流行的微信端口开发,把一对一的线下营养师定制服务,升级为线上一对一的远程服务。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也降低了营养师的精力投入和用户的金钱成本。
在顶级权威的加持下,我们吸引了几乎全部本领域投资人的目光,各方抛出的橄榄枝应接不暇。但我们最终居然惨败,而且直到忍痛让小程序下线的时候,我都不是特别明白我们为什么失败了。
还好在这之后,我又遇到了另一个美好肉体+可爱灵魂——猫叔,并在他的影响下进入了剽悍牛人进化营。从定位模块我就一直在反思之前的项目,到了传播模块,我终于想明白了之前错在哪儿,还有以后怎么办。
Social Currency 社交货币
产品要有社交货币属性,迎合人们炫耀的需要,主动构建消费者期待的形象。但是需要营养师服务的消费者,需求基本来自慢性疾病或肥胖,往往会选择偷偷进行咨询,所以我们原本的产品并不具有这一属性。
于是我把营养管理的理念,和我心理疗愈路上学到的方法结合,以感知身体为切入点,从食物这个日常的角度,帮人们看到自己的欲望、听到“心中暴君”的声音、感受到”内在小孩“的需求。身心灵成长的话题可是当下大热,社交货币属性满分。
Triggers 容易激活
在特定环境或场景下,用户的产品需求可以很容易被激活。但是我们的产品本身是服务,可以说实际上用户感知度很低。而且原来我们只做饮食和运动打卡,应酬聚餐的场合,很多用户还不好意思拍照打卡,所以实际的激活状态只有在家吃饭。
加入了自我观察的内容之后,生活中的任何细节都可能成为激活用户的诱因。比如面对同事递来的零食,如果没吃,可以分析自己为什么这次没有被诱惑;如果吃了,可以分析自己是饿还是馋还是不好意思拒绝,这本身就是足够有趣的打卡内容。
Emotion 情绪
产品能够触动用户情绪,这样更容易被讨论传播。但是健康管理有效的条件,除了营养均衡,还需要良好作息和情绪稳定。所以我们不仅不会主动调动消费者的情绪,还会帮助他们通过计算保持理性。
进入身心灵成长的话题,情绪稳定的益处就成了用户共识,根本不需要我苦口婆心地劝导。而且观察情绪变化也是自我觉察的重要层面,除了日常饮食和作息打卡,大家还会主动分析今天的情绪触发机制,讨论情绪对健康的印象,一次次引爆群内话题。
Public 公共性
被看到才有可能被模仿,产品要具有公共性,多制造被潜在用户看到的机会,扩大产品影响力。但是我们的服务全都是一对一的,后来连线上社群都没有。我们并没有主动做展示,自然不能指望客户替我们展示。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虽然目前的运营方式,让已有用户的参与度大幅提升,但是群内打卡讨论的行为,对身边的人来说,还是不足以引起好奇。如果对此你有更好的建议,也诚挚邀请你在下方留言,我必报以关注和赞赏。
Practice Value 实用价值
让顾客觉得优质、值得信赖、方便使用、性价比高,才能增加产品的口碑传播。这是我们做的最靠近标准的一点了,毕竟切实有效。但是我们没做到方便使用,毕竟平常人吃饭拍照是为了美,不要求距离、角度和固定参照物,这一定程度上反而增加了用户流程。
方便使用这一点上,拍照流程并没有更简单,但是群聊是人们日常习惯,在群聊中完成自我管理,倒是比之前用微信服务号或小程序的方式直接得多。而且我们加量不加价,用户都觉得省钱、省时、省力,一举多得。
Stories 故事
将重要的产品信息融入故事中,通过动人的故事传播价值。过去我很不愿意讲自己的故事,因为不想面对别人同情的的目光。我们也没有维持线下见面会的模式,忘了深入了解用户的故事。
这次我依旧没有主动收集用户故事,但是活动和话题的丰富性,让用户自主分享了更多故事。比如“因为儿子在学校打人,今天被请了家长。实在太生气,所以吃了两个冰激凌降温,还不解气,又出去吃了烤鸭……”是不是特别有画面感?
虽然这只是一个开始、一次尝试,但是我知道错了,而且我愿意改。谁敢说这次我不会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