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习近平明确要求年轻干部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调查不实、研究不透,甚至是不调查、不研究的干部大有人在。他们有的“四肢不勤”,闭门造车,习惯在办公室遥控指挥,文件签批了、会议召开了、汇报听取了,工作就算落实了。有的“耳不聪、目不明”,掩耳盗铃,在定方案、作决策过程中,对基层实情、基础数据不进行调查核实,下级报上来什么就汇总什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不过问、不追究。有的“屁股决定脑袋”,刻舟求剑,追求花团锦簇、面子工程,热衷高谈阔论、光说不练……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不实是作风弊病,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群众对此深恶痛绝,不仅影响党员干部个人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号召力,更会损害党的形象和党组织的威信。调查研究不透是能力之缺,调查研究的能力弱,势必就会影响工作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执行成效。调查研究不实、调查能力不足的干部都应加强自省,消除思想上的病根,补齐能力上的短板。
要手勤脚快,用脚步丈量民情。正所谓“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领导干部要继承发扬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革命精神。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群众,甘当小学生,带着感情搞调研,与群众心贴心,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只有这样,调查研究才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要耳聪目明,用细心换取民心。正所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当前,正值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一套报表、一份名单、一个方案都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领导干部要随时随地树立调查研究的理念,强化“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意识,培养好“眼力”,做到耳聪目明,确保政策实施科学合理、精准高效。要培养“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的能力,着眼大局,抓住主要矛盾,作出科学的研判,而不是捕风捉影,凭空臆断。要“见微知著”,及时防范潜在风险、纠正苗头性问题。切实通过“严细实”的调查研究作风,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要武装头脑,用科学方法提升能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领导干部要加强政治理论,树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实践,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攻坚克难的勇气。要加强经济社会知识,以及各个领域行业专业知识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应对工作中各项风险和挑战,切实避免“屁股决定脑袋”的情形发生。要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让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