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楷书
1 楷书的书法特征
五种书体(楷行草隶篆)大家最熟悉的应属楷书,又称真书。直至今天,楷书仍然占有日常书写和应用的重要地位。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楷书部分。
写楷书, 横画顺锋起笔, 驻笔而收; 撇画是上粗下锐的尖撇; 捺画收笔压笔平出。 写楷书, 既要顾及笔画的长短合度、 粗细折中, 既要欹侧, 又须端庄, 还要根据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写出各自的姿态。
楷书的笔画形状比隶书复杂。 今人细分, 笔画名称约有三十余种。 古人简约, 借王羲之著名作品《兰亭序》 开篇的“永”字, 归纳了楷书的基本点画和写法, 即人们常说的“永字八法”。 具体要求是:
侧(点) 不得平其笔;
勒(横) 不得卧其笔;
弩(竖) 不得直;
趯(竖钩) 须其锋(得势而出) ;
策(仰横) 须背笔;
掠(长撇) 须笔锋;
啄(短撇) 须卧笔疾罨;
磔(捺) 须笔(战行右出)
八法是以笔画形态讲用笔法, 强调“用笔之势, 不可一概”。 唐朝书法家不但总结了写楷书的用笔法, 而且借用自然的物象意态做比喻, 提出了楷书笔画形态的美感标准:(在卫烁的《笔阵图》中有叙述)
点, “如高峰之坠石”;
卧勾, “似长空之初月”;
横, “若千里之阵云”;
竖, “如万岁之枯藤”;
戈勾, “劲松倒折, 落挂石崖”;
折勾, “如万钧之弩发”;
撇, “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
捺, “一波常三过笔”。
古代书家也总结了结字方法,包括“排叠”,“避就”等等。这里不一一详述。
楷书结字的基本原则, 约而言之, 不外上紧下松, 左紧右松, 内紧外松。 以匀称合度统摄参差变化,在欹侧中展现中正的美感, 在变化中求得和谐的秩序。
2 钟繇: 正书之祖
钟繇(元常, 151—230) 由汉入魏, 在曹魏时期任丞相、 太傅, 人称“钟元常”、 “钟太傅”。
钟繇善隶书、 行书、 楷书, 人称“钟书三体”。 汉晋时期, 钟繇的行书、 楷书, 张芝的草书, 并称于世, 时号“钟张”。钟繇是书法史上第一位楷书名家, 北宋时被奉称为“正书之祖”。钟繇传世的楷书有《宣示表》 、 《荐季直表》 、 《贺捷表》 、 《力命表》 等。
钟繇书法以“瘦”著称。笔画瘦劲有力,尚存隶意。与东晋王羲之妩媚遒劲相比,更偏向古质。后世书法家以古雅、 朴茂、天然来评赞钟繇的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