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时,我们的大脑会把曾经有印象的、能想起来的、见到过的,比较熟悉的事物,拿来当做证据,而实际情况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我们对真实情况的理解偏差。
这种情况叫启发式判断。
举个例子,我想开一个微店,于是我向我周边的朋友询问,有一个朋友说现在微商已经过时了,因为他把微商都给屏蔽了,所以得出结果微商不好做。
启发式判断是指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会根据以往经验来对当前情况进行判断。
如果我们稍微不注意,启发式判断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思维谬误。
再举个例子:请问俄罗斯和孟加拉国那个国家人口比较多?
由于大部分人认为俄罗斯土地面积比较大,但对孟加拉国不太熟悉,所以第一反应会认为俄罗斯人口多。
实际上,2018年统计,孟加拉国总人口是1.64亿人,俄罗斯人口1.43亿人。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接触到的信息也不同,所以启发式判断也不同。比如,一个身处在一线城市的人,跟生活在四线城市的人,对于同一个事物的看法肯定不一样。
所以,我们在对问题做出判断,表达一个观点时,要先好好想一下。我这样回答合理吗?是不是道听途说,或者凭感觉,还是有所证据支持。
我们可以去调查,也可以收集数据,也可以亲自去实践,虽然这样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这样才能使我们更接近真实情况,才能做出更合理、更全面的判断。
同时启发式判断也有相应的优点。我们简单高效的做出决定。在应对紧急状况时,我们可以做出快速的决定和行动,增加自己的生存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