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自己作为产品典型的目标用户,不亲自去体验产品以及产品使用的场景,不近距离接触你的用户,那么做产品的感觉就跟闭着眼睛走路一样。
——尼古拉斯·诗琴·张
师父这周出差,提前给我安排了一些工作,顺便和运营那边问了一下去医院那边实地体验的事。于是今天开始就跟着运营的小伙伴驻扎在那边几天。
上午运营GG小明同学带我体验了一遍医院实地的结合互联网的挂号问诊流程。虽然上周已经写过产品体验报告,但是没有真正来医院自己体验一次,真的难以发现产品潜藏的许多不足。同时,将自己置身于目标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中,也会发现许多产品可以优化的地方。最大的收获还是和这边医院专门做互联网医院线上问诊的医生的交流,这个医生专门负责医院的线上问诊,有许多和线上问诊的患者打交道的经验,同时每天接触我们的APP,提出的许多建议都很成熟,回答我关于医疗方面比较专业的问题的时候也非常深入浅出,形象易懂——我猜还因为医生是附近中医药大学的老师的关系XD
实际上这边这个医院做互联网+已经有好几年,他们的APP在我司参与之前,差不多在2014年,就已经有了,但是国内环境下面临的问题是,普通群众对于互联网医疗的了解并不多,同时也导致了信任度不高。目前来说,真正的让大部分群众接受认可线上线下结合的诊疗方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起码做相关的产品的话,不能陷入空想幻想,移动医疗虽然比较先进,但是也不能走的太超前,因为用户习惯压根没有跟上来,我认为要慢慢的根据实际的情况,调整产品完善产品,做好宣传,获取他们的信任,训练用户的医疗习惯,再去考虑超前一些的东西,才会让投资与回报成正比。
医生提到的他自己使用产品过程中发现不好的地方,我发现主要是交互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好的,或者设计评审时没能发现的。
比如说,医生端,“结束问诊”的按钮和“回复”的按钮都放在右手边,连距离也很近,经常会按错,打了一大段话,想按回复结果按成了“结束问诊”。这种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操作,没有给用户缓冲确认的机会,比如添加一个弹出框“确定结束问诊?是/否”这样子;又或者,医生误操作以后,并没有修正错误、弥补错误的机会,比如重新恢复问诊、重新联系上患者等等。当然,最根本最直接的方式还是干脆就防止用户出错,把按钮各自放到合适的地方,用合适的颜色,比如红色,警醒用户不能随便点。
再比如,医生在同时回复多个患者时,有时候回复错了人,消息不能撤回,但是给患者解释的时候会很麻烦,这又是个问题。我们可能难以避免这种问题出现,但是起码我们要给医生修正错误的机会比如撤回——等等,也不是不能避免,设计的时候,可以让患者的个人名字信息在医生这里更醒目一点,降低犯错率。
医生在接触线上患者时,甚至需要他去指导患者使用APP,当他指导患者的时候,发现“线上诊疗”的按钮,因为设计的原因,看起来根本不像可以点击的功能键,导致患者找半天也找不到,或者因为惯性,总是关注到轮播下面的“当日挂号”“预约挂号”,页面展示的用户的信息并不是设计的时候想象的那样,包括信息设计、UI设计,并没有深入的考虑到,这些信息对用户而言,给了他们什么印象,你以为这个很好看,但是用户以为这其实这是广告的文案根本不能点击。
我自己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产品有很多地方,总是等到用户“犯了错”,或者点进了还在建设的功能,才给提醒,而不是一早就提醒。但是,套用服务行业的话来说,顾客就是上帝,用户怎么可能犯错呢?如果他在使用产品的时候,遇到了挫折,肯定是产品设计的问题。
除了界面设计之外,还有一些问题,比如线上问诊时,我们想让患者填写病情描述,但是患者其实并不懂应该怎么描述,或者给的信息不是医生要的。很多事情如果是当面问诊,双方都很容易理解,但是线上文字交流,就容易造成误解。如何教育普通用户去提供医生需要的信息,这还需要好好琢磨。
再就是分诊导医,确实做得不错,医生也觉得做的很全,但是看看医生接触到患者的时候,患者的感受吧:太专业了,不太懂,也分不太清。再听听医生怎么说的,患病症状这种事情,比如心内科的病,它的症状很有可能是肚子疼,牙疼,然后忽然就心肌梗塞。所以,要么让用户对病症方面的东西更了解,要么让分诊时的描述更贴近患者的语言,而不是医学的语言。显然难以让我们的用户大爷们主动去了解、学习这些东西,只能想方设法让我们的描述更贴近患者。
这些都是涉及到实际用户属性的问题。
我自己通过观察用户,也有一些想法, 和医生讨论可行性的时候,医生给我详细的讲解了现状,还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资深的医疗行业从业人员的分析,贸然去做的话,很可能做完以后毫无用武之地,甚至可能造成不上不下的尴尬场景,有些事情必须考虑到医生们的职业素质还有医院的顾虑,甚至人性、利弊,才能决定到底能不能做,现有的某功能其实就对于医院的现状来说,根本不可能被使用,但是做出来以后,因为牵扯甚多,已经有点骑虎难下了。
还有一些就先不说了~
等我在医院再观察几天,再好好整理一下想法。
附录:
今天真正感受到了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的威力。下面附一下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
一、状态可见原则(Visibility of system status)
通俗理解的话就是指让用户知道你(系统)在干什么或干了什么,要给用户及时的反馈信息,比如我应用里做了一个下拉刷新的动作:
二、符合真实的世界(Match between system and the real world)
简单来说就是产品/信息的逻辑符合真实的世界中的一些惯例和人类自然思考逻辑,就是要借助符合自然界和人们常规的逻辑,把他们用到你的产品上,不论是界面上的隐喻、模拟情景等设计都是让产品符合真实的世界,让产品便于用户理解使用。
三、用户的控制性和自由度(User control and freedom)
当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可以自由进退,当用户陷入麻烦时要给用户提供离开的出口即为用户提供撤销、重作等相关操作
四、一致性和标准化(一致性原则)Consistency and standards
产品在遵循平台惯例的基础上也要保证产品功能操作、控件样式、界面布局、提示信息的一致性,不要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时候发现不符合产品规范的地方。
五、 防止用户出错原则(Error prevention)
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时候难免会出错,但一个好的产品应该是在用户容易出错的地方防止或直接把出错的可能性给去除掉,避免错误的发生。因此如何让用户避免出错就需要对产品页面的设计、布局、规则上进行反复验证把发生错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或没有。
六、识别比记忆好(Recognition rather than recall)
人总是懒惰的,用户使用你的产品不是在进行一场考试必须要记住你产品中每个信息的含义,所以在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尽量减少用户对操作的记忆负担,让所有的动作和选项都处在用户的视野范围内。
如果产品中有必须需要用户记住的信息那么请让用户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记忆,当然也要保证信息的简单明了。
七、使用的方别快捷(灵活高效原则)(Flexi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use)
就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时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相关任务或动作,即让用户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完成任务
八、审美和简约的设计(Aesthetic and minimalist design)
在产品的设计或相关界面中,让你的相关信息尽量一目了然不要过于复杂繁琐,即让自己的架构简单界面简洁突出重要内容去掉或弱化干扰和不相关的信息/内容。例雅虎中的天气显示...时时场景中突出的就只有天气度数,内容突出。
九、帮助用户识别,诊断,并从错误中恢复(容错原则)(Help users recognize, diagnose, and recover from errors)
在用户出错时如何为出错的用户提供及时正确的帮助呢?即要帮助用户识别出错误,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再帮助用户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如果真的不能帮助用户从错误中恢复,也要尽量为用户提供帮助让用户损失降到最低。
十、帮助文档(人性化帮助原则)(Help and documentation)
为用户提供必要的帮助文档,文档中要包含用户所要的各种情况和信息,帮助文档要全、简单、用词要本地化。如下图,很多产品中都具有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