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紧密的以色列社会,和当今后现代社会分裂的文化、日益严重的个人主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汤金斯(Richard Tomkins)形容西方社会已分裂为千千万万的个人,这些人不再像从前一般默然领受所赐给他们的,而是坚持一意孤行。在发展中国家的‘我们’蜕变为‘我’······不愿被社会压力或模式同化,他们不再愿意屈从于政府、教会或传统家庭结构的权柄之下。强化个人的能力其实要付极大的代价,“社会传统结构的瓦解使人生失去了一部分的稳定性,增添了惶恐、无常的感受。个人主义的兴起表示人有倾向将一己的利益在全体利益之上,导致为公益着想的心和团体精神逐渐丧失”
————《每日活水·民数记》五月
前两天退修会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看到了他们脸上放松、喜乐的状态,脱开沙尘的白象,给自己充实却不枯燥的安静,给现代看似繁华却实际贫瘠的背后一记耳光,学生告别了分数,看到的是他们的真我,呈现出来的是在这尘世之中的浸泡之感,忙碌和喧嚣的背后实质上是空虚与空洞,夹杂着焦躁与不安,不是因为如今现代贫乏的生活,谁愿意沉迷无聊的手机游戏呢?
在停止、信息、拥抱、享受的四个篇章中,我在分享与学生交谈的时候,看到了那些隐藏在他们背后的潜移默化的观念,这些观念什么时候进入到我们的里面,侵蚀了人类那质朴的灵魂?我诧异我们这一代可能都不是愿意做梦的一代了,是谁夺去了那质朴的声音,又是谁踩了又踩那脆弱的心灵,看到个人主义的思想深深的扎在学生的心里,让我想起很多事情,没有品格的优秀是什么,我毫不客气的说了,如果发展极端的话就是纳粹主义,掠夺、争竞、毁灭、残酷、卑鄙、手段、践踏······
幼小的心灵结了伤疤之后就显得刚硬,却抑制原本的生长,看似早熟其实是晚熟的时代,如果我们的工作像一场春雨,洒在这干裂的田野上,能够补给一时的干渴,我都觉得我们也算是在这窒息的密闭空间里面开了一扇窗户。
民数记的默想是让我们学习群体对人类的意义,上帝如何在群体中启示给我们真理,让我们去遵行,以及操练人的本质不应该是索取而是施予,是付出而不是掠夺,而恰恰就是这样的观念,与现代的个人主义时代,显得格格不入,建立家庭的意义在这个时代也显得格格不入,看似发达的互联网,却扼杀了我们与人接触的能力,喜欢活在不被约束的虚拟空间,而教会恰恰让我们学习共建实质的群体生活,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模塑群体性格,顺服但不霸权,自由却不放纵······
ro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