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净,悟净,风烟俱净

相比起贤者之知人来,愚者更为知己。因此,自己的病,还得自己治啊。——题记

我以及整个世界的终极意义到底是什么?

《悟净出世》是中岛敦的一部极富哲理的中篇小说,可以为人们解答这个问题。

        故事从三藏取经途经流沙河说起。

              八千流沙界,三千若水深。

              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悟净是流沙河中的一万三千个妖精之一,那些妖怪中,就数他最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因为悟净心中有愧。他吃过九个僧侣,故而觉得自己糟遭了报应,不得安宁。他感到那九个骷髅一直围在他脖子周围,可是除了他自己,谁都没看见过哪些骷髅。

他感觉自己病了,什么事都懒得做,意志消沉。他开始怀疑自己,对人生充满了疑问。

从这我觉得悟净和普通的妖不一样,因为从这里看出,他是有底线的妖,别的妖吃多少人都不会在意,有的妖会因为欲望把身体的感受器官变得发达,他却觉得厌恶。种种情绪生,他和其他的妖都不再相同,他的生命因此而独特。

怀疑自己的悟净,不断追问,他想要答案。

他请教了各种各样的妖精,不同的妖精给出了不同的回答。他先后拜访了幻术大师黑卵道人、虾精沙虹隐士、坐忘先生、鲶鱼精扎髯鲇子、无肠公子、蒲衣子、斑衣鳜鱼婆。可以说,不同的妖精生活方式各异,他们传达给悟净的观点不一,在此期间,悟净想了很多,却越发的迷惑,不知所以然。

各种各样的妖精寓意各式各样的人以及对应的观念,似乎他们都有有对生命、世界的理解。可是细细地品,细细的看,会觉得那些答案经不起推敲,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最终,悟净的疑惑在女偊那里得到解答。

所有决定人命运的重大变化全部无关乎人的意识而进行。人如果仅仅依靠思考,只会在泥沼中越陷越深,而无法突破。能够自救的方式便是勤勉劳作。

“悟净啊,你首先要将自己摆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然后投身于适当的作为。”

唔,适当的位置,适当的作为。我理解为——不强求,强调的是这样的心态。

再者,在现实中,是什么阻挡了人行动的脚步?是人们内心的一种卑劣的功利主义倾向——担心努力后却白忙活,而选择停留在毫无挑战的舒适区。好高骛远也好,踌躇不前也好,首先要测试自己一下,即使遭到决定性的失败也在所不惜。

人在飞入悬崖的途中没有功夫思考,旁观者眼中那些在生之漩涡中喘息的人并非不幸,他们尝试过、挣扎过,好过旁观。

既然如此,那就认真去做吧。

与其浑浑噩噩的享受,不如清醒的活着,担起责任,去做想做的事。

一生,爱过,活过,结果未知,好过糊涂一世。

悟净最终终于大彻大悟,一切豁然开朗。

妖如此,人亦如此。

东野圭吾在《时生》中说道:“梦总是突然醒的,就像泡沫一般,越吹越大,最后啪地破灭,什么也没有,除了空虚。没有脚踏实地的建立起来的东西,就无法形成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撑。”

空想而不做的代价是很可怕的,任何灵魂出窍(享乐),最终所有的快乐都会反噬。

做着,做着,如此便感受自己活着,也可以幸福着,烟尘俱散,风烟俱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