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然的教育”

昨天在小路自然很奢侈了享受了一天的自然教育培训。在这个培训中,大家就自然教育为了什么做了一点点的讨论。

有个面向日本的大学生的实验,给他们3幅图片,一幅是原始丛林,一幅是现代高尔夫球场般的人造自然,最后是一幅由绿色装点的楼宇。这三幅图片给到大学生,问他们觉得最理想的环境是什么,超过90%的人认为是第二幅,相比较第一幅看上去安全、整洁,相较第三幅则更多自然。我还很清楚的记得当时的推论。这些日本的大学生因为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太多的经历是跟第一幅有关的,他们接受到的观念和体验到的是第二幅的美。在这样的情况下,理所当然的这群人作为掌权者的时候,会去保护第二幅中的自然,或者说去努力实现第二幅他们理想中的自然模样。没有感知,就没有爱。他们也难有机会知道,其实第二幅是以牺牲生物多样性、打破生态链为代价的。

以保护珍贵自然为名,这是我常用的做法。可是,真的深进去看,我坐在这里听课,确实是为了自然吗?

我真正惊讶的是,在面向全国超过1万的5-7岁的孩子调研中发现,只有不超过12%的孩子每日会有超过1小时的时间待在自然里。我立即盘算的是,我的孩子在那个12%里面吗?很遗憾,不在。我身边有认识多少人在吗?似乎也极少。我们以为优质的教育很贵,其实真正贵的东西变成了空气、风景、时间、耐心和爱。我清楚的知道,幼年时期和自然接触的不充分,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例如自然智能,对生命的感知,情绪的稳定等等。可是,我依然做的太少,说的太多。

自然本身强大的很,我们保护一个动物或者一棵树,对于自然生态来说个体的价值几乎不见。这样来看,领着孩子走进自然并不是为了自然,就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自然教育,清楚这个可能会带来一些改变吧……

昨天一天体验了很多很多的自然游戏,我的脑子转的很快,不断的去剖析,每个游戏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流程可以怎么优化,如果是在家进行怎么做等等。例如一脱袜子、蒙眼睛进入小树林,我心里面有触动,但是触动并没有那么深,脑子里面想的都是这个在打开哪几个感觉,如果不蒙眼睛会怎样,设置的时长多少最合理等等。看上去前面的那些工作我已经做的相当专业,是个好学生或者好老师该做的,却还是有些许遗憾,被“目标”束缚的我似乎不能全身心的享受这个过程。

我希望我能更多的记得这一天风拂过我的耳朵,松针扎过我的脚底,手辨识过一棵树。希望借由这样的记得能够让我更多“情怀”,带着孩子走进自然,为了我,也为了孩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年年岁岁花相似,每天都有人生日。过一次生日,就长大一岁;长大一岁,我们总会许个愿,祝福下,感慨一下时间;只是在每年...
    遗弃小屋阅读 776评论 0 3
  • 劳动关系中的特殊风险事件怎么处理 今天在群里看到一个朋友提问:请教一下,员工没有请假就回老家了,此期间出现意外,公...
    白骨精007阅读 622评论 0 1
  • 不经意间想起了童年。 白天去大树林里面穿越,过独木桥,钻蓄水池…… 晚上挨家挨户,找土坯墙抓蝎子,最远的是陵园那里...
    秦大秦阅读 273评论 0 0
  • 妈妈中午过来了,一脸的憔悴,进屋里就说:"小新珍呀,你天天写啥呀写?你以后别再写东西了,我昨晚吓的一夜没睡着”。 ...
    xz蓝天阅读 158评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