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课堂之前,也有阅读过《软件测试》中的关于用例设计的理论知识,课堂后再次回顾该理论,从而更进一步了解这些方法的使用方法。
1、用例编写标准
根据书籍当中以及我司的用例编写标准,绘制以下常用的用例格式:
通常:
1、测试用例的相关信息会注明(项目/模块/测试时间/设计人员/测试人员/联系方式等)
2、选择使用筛选的方式,从而选择性的按优先级执行、按测试结果复测、按备注内容修改用例或者跟踪bug
2、用例设计方法
1)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
通常这两者结合比较常见,通常等价类划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两种情况,边界值分析一般在等价类划分法的基础之上,对边界值进行具体的测试,可通过实例理解。
分析如下(由于运用该方法结合还不是很熟练,如有错误,麻烦指导下哈)
2)正交试验法
a.包括内容
因素:需要考察的变量
水平:变量的取值
b.步骤
b-1:确定因素数
b-2:确定各因素的水平数
b-3:选择正交表
b-4:把变量的值映射到表中
b-5:把每行各因素的取值组合作为一条用例
b-6:补充有价值的其他用例
此处仍通过实例理解:
提取信息,确定因素数(4:ABCD)、各因素水平数(3)、行数(4*(3-1)+1)
3、课程总结
通过课程的讲解以及作业的实际思考,对于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尤其是正交试验法有更多的了解。
在日常设计用例中,我们通常是对产品设计文档的通读与理解后,对于每个功能点进行设计操作场景,而真正采取列表形式规范用例的数目覆盖的较少,这点需改进;
另外,正交试验法的运用几乎无,日后在恰当的场景时选择合适用例设计,这样能较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最后,每次写出的文章都要磨蹭很久,不知道是写清全部内容好,还是以自己的理解好,后来觉得太过纠结实际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在知识经验还未沉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是先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分享出来,回顾所学,沉淀所思。等有一定自己的领悟和反馈时,自然会写出可以帮助他人的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