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云深两处皆风雅

晨雾还没散透时,青云观的铜钟就撞碎了山坳的寂静。钟声裹着湿漉漉的水汽,先是绕着观前那棵五百年的古松转了圈,又漫过石阶上的青苔,最后轻轻落在正扫阶的小道长玄清肩上。他握着竹扫帚的手顿了顿,抬眼望向云雾深处——那里隐约传来马蹄声,混着车轴碾过碎石的轻响,是城里来的客。

玄清放下扫帚,转身去烹茶。观里的茶炉是前朝留下的紫泥炉,添上松针烧火,水沸时咕嘟声里都带着松涛气。他刚把青瓷茶杯摆好在石桌上,就见山道尽头出现了两个身影:为首的是位身着锦缎的老者,鬓角染霜却腰杆挺直,身后跟着个捧着木匣的书童。老者走到观门前,抬手拂去衣角的露水,目光落在门楣上“青云观”三个题字上,眼底闪过一丝熟稔。

“在下沈墨卿,久闻观主棋艺高超,特来叨扰。”老者拱手行礼,声音温和如浸了温水的玉。玄清笑着引他入座,刚斟上的茶还冒着热气,水面浮着的几片茶叶缓缓舒展,像极了老者眉宇间化开的褶皱。正说话间,观外又传来一阵笑声,是山下书院的李先生,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蒸好的糯米糕。“沈大人也在?正好,我今日蒸的糕里加了桂花,你们尝尝。”

石桌上很快摆开了棋局,沈墨卿执黑,观主执白,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和远处偶尔传来的鸟鸣相映成趣。玄清坐在一旁剥橘子,听他们谈棋,也谈旧事。原来沈墨卿年轻时曾在山下书院读过书,那时李先生还是个刚入仕的秀才,两人常一起在书院后的桃树下背书。后来沈墨卿进京赶考,李先生则留在了书院,一教就是四十年。

“当年我总想着要金榜题名,光耀门楣,”沈墨卿落下一子,目光望向观外的云雾,“可真当了官才知道,案牍上的文书堆得再高,也不如当年在书院里,听先生讲《论语》时来得踏实。”李先生笑着接话:“你倒好,如今致仕了还能来山里下棋,我呀,每天看着孩子们摇头晃脑背书,就觉得日子够甜了。”观主捻须轻笑:“你们一个在朝堂上护百姓,一个在书堂里育英才,都是在做该做的事,何来高下之分?”

说话间,日头已经升得老高,雾散了大半,能看见山下书院的飞檐翘角,隐在成片的银杏树林里。玄清起身去厨房端点心,路过观里的药圃时,看见几个城里来的妇人正在采草药,她们是来求平安符的,见药圃里的薄荷长势好,便问能不能采些回去泡茶。玄清笑着点头,还教她们怎么分辨薄荷和紫苏,妇人的笑声落在药圃里,惊飞了几只停在花枝上的蝴蝶。

回到石桌旁时,棋局已近尾声,沈墨卿的黑子和观主的白子在棋盘上纠缠,像极了人生里那些剪不断的牵挂与取舍。沈墨卿看着棋盘,忽然抬手落了最后一子,却不是为了赢,而是给观主的白子留了条生路。“还是观主棋艺高,”他笑着认输,“我这争强好胜的性子,到了这山里,倒被磨平了不少。”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在观前的古松上,树影斑驳地落在石桌上。李先生要回书院给学生上课,沈墨卿也起身告辞,玄清送他们到观门口,看着他们一个往山下的书院走,一个往城里的方向去,身影渐渐消失在不同的岔路口。他转身回观时,看见观主正坐在石阶上,手里拿着本旧书,阳光透过书页的缝隙,在他脸上映出细碎的光斑。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观主轻声念着,声音里满是笑意,“其实哪有什么仙客与相儒,不过是各安其位,各得其所罢了。”玄清坐在他身边,捡起一片落在石阶上的银杏叶,叶片金黄,脉络清晰,像极了这山里的日子——简单,却满是滋味。

傍晚时分,山风渐起,青云观的铜钟又响了起来,这次的钟声比清晨时更显从容,漫过山间的每一寸土地,也漫过山下书院的窗棂。此时的书院里,李先生正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们讲“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孩子们的读书声朗朗,和观里的钟声交织在一起,顺着山间的溪流,流向更远的地方。

沈墨卿回到城里的府邸时,夕阳正落在书房的窗纸上,他打开书童捧着的木匣,里面装着的不是金银玉器,而是当年在书院时,李先生送他的那本《论语》,书页已经泛黄,却被他保存得完好无损。他坐在书桌前,翻开书页,里面夹着的一片干枯的桃花瓣掉了出来,那是四十年前,他和李先生在书院桃树下背书时,不小心夹进去的。

夜色渐浓,青云观的灯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透过窗纸,在石阶上投下温暖的光晕。玄清坐在灯前,一边整理草药,一边听观主讲道家的“顺其自然”。他忽然明白,道院的清雅,书堂的厚重,朝堂的繁忙,本就是世间百态的不同侧面。就像山间的云,有时聚有时散;就像院里的花,有时开有时落,不必强求一致,只需各守本心,各得其乐。

第二天清晨,玄清又在扫阶,铜钟依旧准时响起。他看见山道上有个背着书箱的少年,正朝着山下的书院走去,脚步轻快,像极了当年的沈墨卿;不远处,几个提着竹篮的妇人说说笑笑地往观里来,她们的篮子里装着刚采的野菜,要送给观里的道长们尝鲜。

阳光穿过薄雾,落在古松的枝叶上,也落在玄清的笑脸上。他知道,这山里的日子,会像这铜钟声一样,日复一日,却永远都有新的温暖与惊喜——道院会迎来新的客人,书堂会走出新的书生,而这山间的风,会带着所有的美好,一直吹下去,吹向更远的岁月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