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与友人闲聊,她说堂姐去面试,面试官问到一个问题,评点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这确实是不按常理出牌的问题。我问她堂姐是怎么回答的,她说答得不太好,感觉就是机械地把老师初高中教的要点背了一遍,答不出什么自己的东西,听了一圈,感觉大家都答得差不太多,也并不知道这道题出题的意义在哪里。我自然也不知道为什么面试会出这样的题,但这确实引发了我不少的思考。
我向来很少读书,读别人推荐的书更少。有时候和别人聊天甚是尴尬,因为很多名篇我都不曾读过,而我读的书太小众了,很多别人都不曾知道。但我并不觉得自己“知识浅薄”,为什么?读书不过是各投所好。大家习惯了去读别人推荐的一些书,读完了评价也千篇一律:“真不愧是xxx推荐的书,真的很不错”、“真不愧是中外经典文学,真的很不错”、“真不愧是从x年代流传至今的名篇,真的不错。”等等。我很少听到有人说,这本书让我想起了自己某段经历,感觉很有感触。也很少有人会去抨击大家公认写得好的名篇,即使他读起来味同嚼蜡。毕竟称颂的人太多了,你批评,就显得你有些“不识抬举”,是你修养不够,才读不出作者高深的思想,婉转的表达。
其实哪有那么多修养不足呢?不过是没什么相似的经历,不能感同身受,不能引发共鸣,因此没有兴趣而已。四大名著我就《红楼梦》看得最为多,《水浒传》我看了好些年,一拖再拖怎么也看不完。或许这本书真的写得非常棒,却恕我欣赏不来,可能确实生活经历与之相差甚远,没办法读出什么有趣的东西来。毕竟读书只是消遣那就很没意思了,总要思考些东西的,“学而不思则罔”。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一些书好,不一定真有这么好。它带着某某专家、某某名家推荐亦或是热销等耀眼的头衔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很难不认为它好,因为它好的观念已经先入为主了。我经常有这样的读书经历,看了一些,感觉看不下去,开始骗自己:怎么可能是书写的不好呢?可能是自己不够专注吧,可能是自己思考的还不够多吧,看到最后这可能就好了吧。可看到最后呢,心里虽然说:这写的什么狗屁,却还要对外说:“这写的确实不错啊,很有思想,不愧名篇。”就算没什么共鸣,也要胡扯上一番,好像自己真的读懂了似的,其实一窍不通。说来真可笑,也不知道这样欺瞒自己的意义在哪里。
我一直非常喜欢沈思说的一句话,他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我们艺术修养课的老师。他说:“世上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你做了这个选择,而后努力把它活得正确。”读书也是一样的。世上哪有什么必读之书,什么好书差书之分呢?不过是合乎你心意了,你就觉得该读,是好书;不合乎,你就觉得真不怎么样而已。
我一直是个相信第六感的人,我也就任性地依托它在选书。定要有人笑我了,第六感这么玄乎的东西怎么能相信?我不知道心理学著作对第六感的产生是怎么追根溯源的,浅层来说,我是这么理解的:很多时候第六感,就是一种共鸣,这一种共鸣来源于你的经历。我想大家一定都有这样的感觉,见到一个人第一眼,就觉得这个人看起来还挺不错的,即使你不跟他说什么话;但有的人,即使他表面各种行为都很检点,对你也很是照顾,你就莫名觉得不舒服,心里在嘀咕:这人可真做作。其实初次见面或是少数接触你很难了解一个人,但你就会形成这种感觉。这不是空穴来风,是经历催生的共鸣使然。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你一看就很好相处的人。你的大脑在无意识期间进行了这样的运转:这个人的面相、谈吐、举止给人带来真诚亦或是某种美好的感觉。为什么你认为这种感觉就意味着好相处?因为你曾经遇到过有类似举动的人,你和他认识,并且他很好相处,不说深了能成为知己,至少表面当个朋友不是什么难事。
我在讲犯罪心理学的口语课曾听外教讲过第一印象很不可靠,90%都是错的,《社会动物》这本书也提到过。这是有道理的,因为第六感说白了是表现出来的经验主义,所以他犯错的几率很高。但这个犯错的几率,我认为不是对这个人浅层认知的错误,而是深层认知。谁都有几个“第一次见面看你不太顺眼,谁知道后来关系那么密切”的朋友,这些人第一眼看起来很讨厌自己或者很不和善,但相处起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这些朋友有,但可能不太多。也就是说,你细细看看你的朋友圈,很多朋友一开始你就感觉还算不错的,就算觉得不好相处也是留有余地的,很少有一巴掌拍死这人非常不好相处、不可去接近的。大部分你认为的好朋友还是“第六感”先帮助你筛选出来,而后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中,你有意接触或被接触,巩固你们之间的关系的。
茫茫人海有很多值得你去交的朋友,你穷尽一生也交不完,所以才需要第六感去帮助完成这一个浩大的初筛工程。尽管有所遗漏,但至少你在留下来的这些最开始就带给你舒服感觉的人中选择知己,碰撞和摩擦会少很多,痛苦会少很多。大家都会有感觉,要去改变对一个人的印象是非常难的,所以我们在被第六感淘汰的部类里选择知己好友,不得不承认,我们花费的时间、攻克的心结更多,这也是为什么这些主动选择在好友圈里不占主要的原因。
可以形象地说,“第六感”负责初次筛选、初分类群,“接触”负责再次筛选,适度纠错。但你毕竟很难和很多人去交心当知己,所以从某个层面上来说,“第六感”是可靠的,虽然它的粗糙筛选掉了一些可能也很好的人,但至少留下的这些人,你浅层交际不成问题。
选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世上可以与你产生共鸣的书太多了,你根本没时间去一一阅读。第六感就帮助你在草草阅读留下大致印象的时候,在你“经历”的记忆库中去寻找你感兴趣的主题,让你就此坚定这本书要买、要看下去、要认真读、要读完、要记住、要思考。值得注意的是我说筛选出的不是“观点”,而是“主题”,因为人对两样东西最敏感,一是自己非常赞成的,二是自己很不赞成的,这都会刺激你对这个你所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更深的思考,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
从众人推荐中去选择,确实会省很多力气,毕竟这可以理解成是50%甚至更多人共鸣,或是主动地再筛选。这类书能赢得这么多声誉的价值还是在那的,只是你可能不属于那50%或不是多数人,所以自己的第六感或说共鸣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做自己的初筛,筛选出自己能接受的。为什么这类书的“价值”在那里?因为人与人很多的经历是共通的,尽管看法不尽相同。
对于这类推荐书选回来了该怎么去读?我的理解是,就把它当成一本只是写某个主题的“书”,褪去声誉。不要被赞成的声音淹没,只看自己本心如何评判。自己能有所共鸣,有所思考,认为它好,是情理之中,就是好的;被表面阅读蛊惑,读完感觉一派胡言,认为它不好,也是无可非议的。换言之,推荐书、名著这类,没必要总打五星好评,能受益、能引发共鸣就是好的,没有就大胆说其实我认为不怎样。评定好与坏是没有绝对标准的,热销与否、流传时间长短都不能算作标准,标准自在人心,可内化,从某种层面上来说,那就是好的。
那非推荐的书呢?不要马上判死刑,不如就拿起来翻一翻,有共鸣,就买来看看,这不是知识浅薄的标志。
有人可能要疑惑了,只读自己有所共鸣的书,不是会让自己的知识面很窄吗?于我看来,智慧分为两种:全面的智慧、专攻的智慧。成为智者的途径也有两种:读书思考而后选择性经历的智者,以及广泛经历立足生活思考而后选择性阅读的智者。都说学以致用,学而无用,真的就是一种时间的浪费。你懂这么多这一辈子完全都用不上的东西有什么用呢?除了在人前显摆一下自己贯通古今,还有何意义呢?得到一句“你懂得真多,就该像你一样多读书”劝勉,并不能帮助你精致生活。毕竟生活是身体力行去过的,而不是嘴皮上说说的。你懂得很多,生活却过得一塌糊涂,我不敢说你是成功的。当然我并不是说懂得多不好,我是想说不要一味追求懂得多,读得多,毕竟每个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有选择地去读与懂,去内化,去实践,才有意义。退一步说,没有经历,没有接触,有的书,你能背诵,但读得懂吗?
再说说读书的次序吧。中学老师教我们读诗或者文章的时候,总会给我们先讲背景,然后再读诗和课文,这对于教学来说没什么大碍,毕竟教学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让更多学生所谓理解记忆,但在日常读书中,我觉得是不太可取的,为什么?因为一个不能用文字打动别人的作家,他的故事不值得被大家去理解。这听起来似乎很自私,但很现实,每个人都不是圣母,谁有那么多时间来理解你的家里长家里短呢?想让更多的人关心理解,总要有个理由。而文字就是作家最大的门面。
高中毕业后我还是会读诗词,在作家背景几乎都忘得差不多的前提下。说一首很多人都知道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别急,说第一句你就知道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的一首词,为的是表达自己对亡妻的情义与追思。课堂上讲过很多苏轼的诗词,一个豪放派诗人,我们了解他写“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心境,却未曾在背景介绍中知道更多他与妻子之间的故事,以至于我是无知的,读第一句的时候竟不知他在写谁。即便是一无所知,我还是想要读下去。为什么?纯粹是因为用词所寄托给我的感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写的定是一个故人,更是一个有情义的故人,不然怎可能十年了,阴阳两隔,却还是难以忘怀呢?那种绵绵的愁思与悲情,依托着“茫茫”二字铺陈在我眼前,颇有一种雾里瞥情的意蕴暗含其中。“不思量,自难忘”如此短小精悍,铿锵有力,而传达出的,却是绵长悠远之情意,这个对比实在是巧妙。想不去思量,又怎么做得到呢?午夜梦回之际,日日惦念之人,终究会来。
一首词,仅仅是开头,就带给人如此强烈的感情和震颤,怎么可能控制不读下去,不想深究这其后的故事?精致的文字带出的画面让人想去了解精致的故事,这是人之常情,这样的故事,是值得去读的。
何为精致的文字?精致不等同于华丽,精致意味着,作者选词得当,带给你冲击、联想与思考但不尖锐,不会让你觉得有一种被否定的不舒服,是一种不知不觉的代入和潜移默化。且就回想一下自己的读书经历,是不是遇到与自己相悖的观点,总会觉得接受起来很困难?不一定,这看作者的功底。如果他选的词很尖锐,和你的认知发生正面的冲突,你会有很强烈地想要跳起来和他争个是非高下的欲望;如果他选词婉曲达意,另辟小径绕开你意识的攻击区,即使你读起来可能觉得自己之前不是这样想的,但你不会觉得不舒服,甚至会去思考,这样是不是也可取也对。
如果选词尖锐是你写作的特色,那么小众、容易遭致不满甚至不被理解就不要有所怨言。毕竟你让读者不舒服了,读者总不可能不回馈点什么。哪有人心胸宽厚至此,被你狠狠指着鼻子扑头盖脸一顿骂以后,还笑着对你说谢谢的?我向来不喜欢为取悦读者而写作,总喜欢写些新奇特别的东西,刺激大家思考,但我从不会直接说你想的就是不对,我就是对,毕竟我很多时候也不坚定自己对不对。营造一个百家争鸣的氛围,总比以己为尊来得好。意见不同并不可怕,但用尖锐的手法逼迫别人接受之后还称好,是挺可怕的。
想让更多人来读你写的文字,在遣词用句上多花点功夫吧。每个人都是创作者,每个人也是读者,要时常换位思考。
愿读完此文的你们,都可以选到真正合乎心意的书、写出合乎心意且容易被他人接受的文,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