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钻研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今天有幸参加了在实验小学举行的伊川县2019年谭念君名师工作室交流暨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收获满满。

    今天我最深刻研课一定要独立钻研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媒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谭老师说的“一名教师的成长,光靠听取别人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最为关键的还是自身的深刻感悟”。所有的真实体验只有内化成个人真实的心得体会,才能为己所用,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才是生长。以前还没准备课之前总想先听听别人的建议,总感觉自己能力有限,做不出优秀的东西。是啊,如果一节课没有自己的思想,只靠听取别人的建议,做出来只是简单拼凑,没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自己钻研教材时可以先研读新课标,再认真研究教材,最后还要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材不是只看所讲授内容,要看全套书,甚至是不同版本的教材,择优吸取。搜资料要登录知网等这些更有权威性的网站,而不是百度。谭老师留给我们的独立钻研教材的法宝具有很好的借鉴。

      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只有结合课程标准,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才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那么教师应 怎样钻研教材呢?

  我会后我又仔细查阅了一些资料,系统的梳理,了一下如何钻研教材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从编者的角度钻研教材,具体是:

1.浏览初析教材,整体把握全册教材思路。

2.深究细研教材,整体把握每一节教材内容。

3.纵览全册教材,了解教材中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并以编者的身份自我发问:

⑴这册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⑵教材中各章节之间有什么联系?

⑶在全册教材中应渗透什么教学方法?

⑷通过教学,应培养学生什么能力?

在纵览全册教材基础上,在进行细读分析,细读分析就是在教学之前,把教材中的某一章内容仔细阅读,深入分析本章的各个组成部分,找出贯穿这一章的主线,并以该主线通览全章,从而把握各节内容的内在联系,形成教学内容的整体认识。对每一节的教学内容必须深究细研,并自我设问:

⑴我编排这一节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⑵本节在本章中所处的地位怎样?

⑶怎样把德育目标、知识目标和培养学生能力融于教材,怎样恰到好处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从学生的角度钻研教材,具体做到:

1.像学生一样阅读教材,读准每个字,推敲每个词,体会每一句话:背景了解要宽,内容理解要深。

2.要像学生一样提问题,边读边想:

⑴本节新旧知识的桥梁是什么?

⑵这一节内容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

⑶我自己能完全学会什么?

第三、从教者的角度钻研教材,抓住两个统一:即编者与教者的统一,编者与学者的统一。编者的意图实际上就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钻研好教材,才能初步的备好课。对教师自己来说,对教材有一个更好的认识,打好准备关才能在课上有突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