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人情社会,这个“十一”长假无它,忙着人情南北。就这几天,三家亲戚,一家邻舍,四家做酒。尤其三号这天,堂弟搬家酒,表弟收媳妇做喜酒。一家是父亲的亲侄,一家是母亲的亲侄。两边都来家邀请全家参加,分身无术呀,怎么去吃才算不偏不倚?
老父亲因为是当地礼生,更是连轴转。从29号开始给人家写喜联,今天还在写。3号3家结婚的婚联都是他写的,按照风俗,如果不请婚庆公司,那司仪就是他。可他一人怎么也兼顾不了三家。最后有家只能决定请婚庆公司。也不知道是经济环境不好了,还是婚庆公司收费太高,如今好多人家结婚都不愿请婚庆公司了。觉得万来块钱一场不值当。剩下两家老爸觉得没问题,时间掐着走就搞得定了。
不得不服啊,明年就80高龄的老父亲,出行都是自己骑摩托,坚决不要主家小车接送。头脑清晰得许多年轻人自愧不如,每一首对联都是即兴而作,下笔有神,一蹴而就。最最神奇的是,人家天天刷手机,眼睛却既不远视也不近视。如今写字看手机都不用戴眼镜!
他老人家主持两家的婚礼都能游刃有余。我们吃两家的酒又怎么不能做到左右逢源?细细打算,然后妥善安排。2号上午送母亲去另一个镇上的表弟家,顺便吃中饭。再驱车去县城到堂弟家吃晚饭,搬家重头戏在半夜,我们全程参与。3号在堂弟家吃过早饭,再转回去表弟家参加婚宴。这样两家都兼顾好了。
累则累点,然,这就是中国人情。钱到位,情更得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