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东的华蓥山下,有座宁静而古朴的村落——龙滩子村,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流淌着,穿过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小时听过许多关于这条河流发生的许多故事,但记忆最为深刻的,还是郑孝志化龙背母看病的传说。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村里有个名叫郑孝志的后生,自幼便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郑孝志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学习,是村里有名的秀才。他也非常有孝道,每天天还未亮,他便悄悄起床,拿起斧头和扁担,去山上砍柴、挑水。回到家后,又马不停蹄地帮着母亲干各种农活,虽然生活清贫,但母子俩日子倒也过得幸福快乐。
那是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天空如同被撕裂,倾盆大雨下个不停。郑孝志的母亲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烈的疼痛,大汗淋漓,口中还时不时咳血出来。母亲发出难受的声音像一把重锤,敲击在郑孝志的心上。他心急如焚,立刻就要背起母亲去看病。可母亲却紧紧地攥着他的衣襟,声音微弱而颤抖:“志儿……没事……这风大雨大,河水肯定涨了……等雨停了再去……”看着母亲那满是担忧和关切的眼神,郑孝志急得泪水在眼眶直打转。母亲的身体一向不好,他知道现在病情发作定是刻不容缓,不能耽误。他迅速取来雨披,小心翼翼地将母亲裹得严严实实,毅然决然的背起母亲,不顾一切地冲进了茫茫倾盆大雨中。狂风呼啸着试图将他吹倒;暴雨如注模糊着他的视线,但郑孝志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尽快送母亲过河到对岸医馆。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郑孝志深一脚浅一脚,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前行,虽然筋疲力尽但也不敢歇息,就这样背着母亲来到了村口的小河边。可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往日里那浅浅的清澈小河,在一夜之间已变成了汹涌澎湃的汪洋。浊浪翻滚着,咆哮着仿佛要将世间的万物都吞噬。郑孝志没有被吓倒,快速解下腰间的草绳,将母亲与自己紧紧地捆在一起。“娘,咱们过河!”他的声音在狂风暴雨中显得那么有力而镇定。
雨一直下,村里的人也纷纷往河边赶过来,他们看着这凶险的河水,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纷纷劝说郑孝志等雨停下来后,水退后再过河。但郑孝志扭头看了看背上奄奄一息的母亲,她那苍白的脸色,微弱的呼吸,像针扎样刺痛着他的心。长吁了一口气,郑孝志背着母亲踉跄的冲进了湍急河水。
不断上涨的河水波涛汹涌,浪花翻滚,他的身体几次险些摔倒。母亲在他背上哭喊着:“儿啊!这河水会吃人的!咱们回去吧!”话音未落,郑孝志的脚就被河中的石头绊了一下,身体猛地一晃。母亲惊恐地捶打着他的肩膀,再次哭喊道:“我儿啊!咱们回去吧!娘死也瞑目了!”郑孝志仰天悲叹,泪水夺目而出,他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焦急。但他知道不能放弃,为了母亲,他必须一定要过去。
咆哮的河水一个浪头接着一个浪头地打来,突然天空传来一声巨大的惊雷声,巨大的声音震得人心惊胆战,刹那间河面弥漫着巨大烟幕。只听见一个洪亮无比的声音在河面上嘶吼着:“娘!抓稳了!”只见河流里一条巨龙腾空而起,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它的四爪向前挥舞,龙尾摆动着浪花,被巨浪拍打的鳞片剥落处,绽出鲜红的血肉,伴随着每一片鳞片的剥落传来撕心裂肺的疼痛声。看,那是郑孝志,他化作了龙!在岸边站满的人群里,不知谁惊讶地叫了起来。他们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转瞬间,郑孝志的母亲被送到了对岸,在村民的帮助下,郑孝志母亲病情终于得到了及时医治。但不远处,散落着一件件被惊涛骇浪冲破的衣裳,在河面漂流。
雨终于停了下来,村民们纷纷来到小河边。只见洪水退后出现了一大片浅滩,像一条趴着的石龙,栩栩如生。龙首昂向华蓥山,龙尾缠着黄桷树有力支撑着;散落的龙鳞化作红色的鹅卵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们说那是郑孝志身体留下的血泪结晶。更为神奇的是在下游不远处的河中,郑孝志背母时的轮廓清晰可见。消息传开,村民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跪拜在江畔,眼中满是敬畏和感动。自此,这个村庄便被称为龙滩子,或是为了纪念这个感天动地的孝子吧!
(备注:龙滩子村即四川省岳池县临溪镇境内,渠江支流依村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