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已经六个月了,得益于先生在家帮忙照顾,使我终于能够有时间坐在电脑前记录怀孕期间以及生产之后的生活点滴。经常听到身边的姐妹们说,我已经忘记我闺女(儿子)小时候的样子了。是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时光的流逝,我们会渐渐忘记宝宝曾经的一些小习惯,一些可爱的小动作。所以,我萌生了要为宝宝记成长笔记的想法,也把生产之前的经历记录下来。等我老了,还可以拿出来,坐在沙发上,慢慢回味。
我和先生十九岁相识,二十六岁结婚,三十三岁才有了宝宝。结婚之后,我一直没有怀孕,所以孩子成了我妈妈对我最牵挂的事情。妈妈曾劝我先领养一个孩子,被我和先生拒绝了。我始终相信我和先生都不是福薄之人,不会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缘分到了,孩子自然会来。虽然都说领养的孩子和自己生的都一样,但是我觉得自己心里始终是介意的,其实我是没有做好当母亲的准备。
终于决定去济南做试管。从六月份开始,各种各样的检查,细琐麻烦。等所有的检查都结束,正式进周期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份了。进入周期之后,更是隔两天去济南,就这样济南--青岛两地来回跑了又大概一个月。九月初开始打排卵针,先生不敢给我扎针,只能自己上手了。每天两针,胳膊上一针,肚皮上一针。九月十号,正好是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在考场外面,自己给自己扎了一针,然后按着胳膊进了考场。考完试第二天,我又去了济南,因为要监测卵泡大小然后取卵了。扎针并不是最痛苦的,取卵才是。九月二十二号晚上九点打了夜针,二十三号上午九点取卵。换了手术服等候的时候还是蛮紧张的,因为也有很多人在打了夜针之后卵泡依然排掉导致第二天取不到成熟的卵泡的情况。阿弥托佛,佛祖保佑,结果还不错,17个成熟的卵泡,对于我这个年龄的女性来说,这个数量的卵泡已经是很不少了。取卵之后,醒过来后,肚子疼的不敢动,再加上麻醉的影响,头晕恶心。在我之后取卵的病友,在量了血压之后陆陆续续离开了,我却因为血压太低,低压只有45,只能继续观察。终于等到血压恢复正常之后,才一步一步挪动着出了手术室。
走出手术室,在看到门外等候着的先生的时候,全身的力气瞬间就没有了。先生半扶半抱的,打了车回到住宿的酒店。取卵之后三天之内,我们被要求不能离开医院太远。如果医院给我们打电话,我们要半小时之内能够到达。所以即使24号是中秋节,我们也没有回家。而且,取卵之后,我华丽丽的腹水了。肚子大的就像怀孕五六个月的样子。
细数来,2017年的中秋节当天,先生陪我在齐鲁医院做宫腔镜手术,2018年的中秋节,先生陪我在山大生殖医院等待取卵之后的胚胎培养结果。这些年来,我们彼此扶持,彼此慰藉。虽然生活中也有吵吵闹闹,气到十分也会想着离婚,但是如果重活一次,你问我想嫁个什么样的人,还是会嫁给我先生。
所有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26号,医院通知我们可以回家了,因为我腹水严重,不能移植鲜胚,只能等两个月以后移植冻胚。回家等待的过程也很是煎熬。担心胚胎养着养着就没有了,担心冻胚的数量不够,各种各样的担心。终于在10月12号的时候知道,养成冻胚6个,分成5管保藏。知道有5管冻胚之后,心里就放心了一些。哪怕一次移植不成功,也暂时不用再经历取卵的痛苦了。
终于在两次例假之后,符合移植的标准之后,确定了移植的时间——11月25号。移植的时候没有任何感觉,一点也不疼。从医院出来,我告诉先生不要过于紧张,所以我们就去逛街了。哈哈
移植之后的问题又来了,虽然一直自我安慰,不用过于紧张,即使这次失败也没有关系,但是还是会紧张,担心不成功。买了一大堆,各种各样品牌的验孕棒,每天患得患失的测。终于在移植后的第五天测出了两道杠。熬到12月7号,回医院检查,终于确定了。在这之后,依然像打游戏一样,患得患失,通关之后,有惊无险。孕12周的NT,16周的唐筛和无创,25周的四维,以及之后的越来越频繁的产检。34周的时候,宝宝在肚子里已经五斤多了,头位,脐带绕颈一周,大夫说胎儿这么大,再变成臀位的可能性不大了,让我做好剖腹产的心理准备。37周的时候,惊喜的发现宝宝自己又转成了臀位,也没有脐带绕颈了。大夫说可能是因为我羊水比较多的原因。38周见红,在医院住了三天,没有生产的迹象,就又出院了。终于等到41周卸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