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

“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立秋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从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立秋时,古时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立秋标志着孟秋时节正式开始,它是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立秋之后天气还是很热,中医将立秋至秋分前这时段称之为“长夏”。立秋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下沉从而开始从繁茂生长趋向成熟。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立秋具有重要的意义,民间在立秋祭祀土地,庆祝丰收。

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事实上,中国多数地方立秋至处暑这时段还是闷热的“三伏天”,在这“三伏天”时段并无“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等现象。

祭祀土地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啃秋瓜: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晒秋: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秋”的含义,有庄稼快成熟的意思。从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

“立秋”对于农事的影响相当大。古代农业社会,农民对“立秋”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过节。古人认为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风调雨顺,可以坐等丰收。同样,“立秋”的早晚也相当重要,“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立秋”后下不下雨更忽视不得,“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因为“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其一:满江红.遇雨感赋 二伏骄阳,终日里,热如炉火。立秋日,黎明降雨,势成滂沱。雨骤风狂声震野,雷鸣电闪银河...
    高山流水无情剑阅读 1,217评论 9 42
  • 本文摘自百度百科。 由来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于每...
    都在路上阅读 509评论 10 20
  • 1 自然界里的一切变化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三伏天过去一半、天气最炎热的时候,8月7日,立秋节气悄悄地来了。立秋是...
    苏草青青阅读 347评论 0 1
  • 昨日立秋,2022年8月7日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
    四月天2021阅读 177评论 0 0
  •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
    46a5698a3cde阅读 209评论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