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

网络常用设备

网络常用设备

网络层面临的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

其他问题

包:64K-65535K
透明分段:


透明分段

不透明分段:
不透明分段

隧道互联技术:


隧道互联技术
端到端通信

拥塞控制

单薄、组播与广播

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

路由的存储-转发

路由的存储转发

路由算法

路由算法

静态路由:
泛洪算法和最短路径算法
动态路由: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


链路状态算法

1、发现邻居节点 (hello报文)
2、测量链路成本
3、封装链路状态包
4、广播链路状态包:(定期发送,出现重大事件)
Dijkstra算法(略)
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会来回震荡(随着链路成本的变化来回震荡)
距离矢量算法:


距离矢量算法

算法过程

缺点

对比:

对比(1)

对比(2)

对比(3)

子集

IP包格式

IP

IP分类


分类

特殊地址

子网编码:
无类域间路由:


CIDR

最长前缀匹配原则:

IP层的控制协议

ICMP:


ICMP

ICMP报文封装在IP包中


ICMP

1、监测任意节点的可达性
ping命令(ICMP的可达命令)

2、报告目标端不可达报告
3、拥塞控制通知
4、重定向路由
5、检测循环路由
6、传输时间估计值
7、请求子网地址掩码
trace route工具


时间超时

ARP协议和包传递

ARP哈希表
DHCP(UDP协议){
服务器使用UDP67
客户机使用UDP68}


DHCP状态机

网络地址转换协议:
NAT:


NAT

NAT

网络层设备

路由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