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阅读文学经典,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唤醒他们的心灵,点燃智慧之灯。为了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给她买了不少的书,但给孩子一本书,不如陪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升入中高年级以后,各科作业多了,课余阅读的时间就少了,再碰上抖音快手盛行,往往不能安心的坐下来阅读,针对这种情况,我打算每天晚上睡觉前陪她读一个故事……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过无数名人,他们杰出的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我们选择了这本《中外名人故事》来读,这些名人平凡而伟大的人生事迹和他们成功背后鲜为人知的奋斗历程,正如一面面明镜,让我们在生活中看清自己,扬长避短,帮助我们成为更健康、更高尚、更有品德的人。
9月14晚开始读第一章《道家鼻祖——老子》,这一章共4页小字,女儿自己读的,读完她说:老子真牛啊!之前我知道孔子已经很了不起了,现在才知道孔子还曾经向老子请教呢!我给她解释了“鼻祖”的意思,又一起找到历史年代,让她知道老子是公园前571年生,孔子是春秋末期人,比老子晚几十年呢。
之后,她一并读了第二章《因材施教——孔子》,对比一下,更深的了解老子和孔子两位贤者,进而知道了老子是中国哲学道家学派的鼻祖,老子思想中最大的闪光点在于它宝贵的辩证思想。他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和变化。“道即自然,自然即道。”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地存在着。老子的著作《道德经》我在研读,也每每在我遇到事情时指引我多角度考虑问题,开阔自己的思维,看的更全面,可以避免钻牛角尖现象。孔子则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孔子的著作《论语》指引我们如何学习,怎样教导孩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等都反映了孔子日常教育弟子的智慧,也是指引我们教育工作者因材施教的经典语录。
孩子读史书更有韵味,我听的入迷,及时的回应和鼓励让她小有成就感,第二天还就我们晚上讨论的知识点去调查了她们班同学,回来骄傲的告诉我说好多人都不知道。趁机引导她“有空多读书,没有谁比谁更聪明,只是智慧的人更愿意投入时间阅读而已!”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