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提高元认知能力?

复习财富专栏------如何有效地提高元认知能力?

我们已经知道了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它几乎影响了一个人整个生活的方方面面。

和其他所有能力一样,元认知能力也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获得提高的。

练习的方法至少有以下三种:

方法一,坐享。

下面是笑来老师号称是史上最精简也最完整的关于坐享的教程。

1.找个计时器,定时15分钟以上。

2.找个舒服的姿势(最好挺直脊背)。

3.闭眼。

4.缓慢均匀地呼吸。

5.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呼吸上(别在意走神了,走神了就再回来继续)。

当我按照这个方法去坐享的时候,我试着去感受自己的呼吸声,我会发现这种平常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下才能听到的声音,在我的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的时候,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下也能听得很清楚,我也能明显地分辨出呼气和吸气时鼻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当然,和大多数人刚开始一样,我经常会走神,会想到最近发生的事,会注意到肚子的起伏,会被窗外的汽车喇叭声打断等等,所以这个注意力集中的过程并不是很容易。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现在已经能每天坚持大概20分钟的时间了,尽管还是会时不时走神,也还暂时没有体会到笑来老师所说的那种快感,但是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应该快了。

已有科学研究表明,坐享这种刻意的训练,可以直接增大训练者的大脑皮层表面积,也就是增加大脑的沟回。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大脑沟回越多,也就意味着他越聪明。谁不希望自己变得更聪明一点呢?想想都会令人期待,又多了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

有时候,坐享可能会产生一些幻觉,过去用宗教的说法就是“走火入魔”,而实际上这种所谓的“走火入魔”只是一种梦境而已。因为当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某一处,却不是用来思考的时候,大脑相当于被主动有意地放松。于是,在这种状态下,有些原本相互并没有联系的脑细胞之间就产生了一些意外的联系,从而产生了梦境,因为这个过程是主动的,所以又叫主动做梦。是梦境当然有好有坏,有美梦就有恶梦,不过理性的人都知道,我们不必害怕,因为那并不是真实的。

方法二,兴趣。

每个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之时,很容易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而通过进入这种全神贯注的状态,能使元认知能力得到彻底放松。

全神贯注分为两种:主动和被动。

读小说、看电影、玩游戏......很容易让人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让人兴奋,甚至上瘾。但这种全神贯注来自于外部的控制,是作者或设计者们的巧妙设计,使人基本不需要思考而被牵着鼻子走,是被动的全神贯注。

而主动的全神贯注,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专注于提升某个特定的技能。

在任何一项兴趣中,都有“必须刻意练习才能获得进步的技能”。要满足这个要求,那因兴趣而产生的全神贯注,才可能是主动的,才是对刻意训练元认知能力有帮助的。

比如大多数乐器学习者,刚开始多半是因为听到演奏者用乐器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而产生了兴趣,从而开始乐器的学习。可是很少有人能单凭兴趣,就把一样乐器学好。随着刚开始的热情渐渐消退,很快就会碰到一些内容和技巧,需要不断刻意练习才能逐渐掌握。大多数人就是在这个阶段败下阵来,选择了放弃。而能够长期保持着自己兴趣的人,基本上是因为启动了下面这个正循环:

有兴趣——刻意练习——做得更好——更有兴趣——继续刻意练习

兴趣和练习相辅相成,没有兴趣,就不大可能坚持去做枯燥的练习,没有练习,原本的兴趣也会很快枯竭。

而找到一个能磨练自己某项技能的,让自己迅速进入“主动的全神贯注的,乃至干脆停不下来的兴趣”,非常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想想自己曾经一度也对吉他着迷过,觉得会弹吉他的人特别迷人,于是自己攒钱买了一把吉他,天天抱着弹,舍不得放下,可是后来碰到需要刻意练习的内容时没有坚持下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看来是时候重新捡起我那积满灰尘的吉他了!

方法三,反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所以终成一代圣贤。

而每天反思不应该只是圣贤的习惯,我们应该把它变成自己的习惯,因为这几乎是刻意训练元认知能力的最高效手段。

每天睡觉前或者醒来后,花上半小时,反思一下自己最近的思路和思考结果,琢磨一下这些思路的来龙去脉,有没有逻辑错误?有没有其他可能的思路和结果?思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那些因素有没有道理?

和坐享一样,刚开始练习反思的时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经常想着想着思绪就乱了、发散了、神游了......

这个时候,记录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因为几乎没有人能清晰地记得自己当初想过的每个细节,自然也就很难去反思和对比。只有记录下来的思考,我们才更有可能去回顾和反思,知道自己在哪里犯了错。

反思不仅是一种元认知能力的刻意训练方法,也是调整情绪的根本。

研究表明,控制情绪和控制时间一样,几乎是徒劳的。冷静常常并不是控制情绪的结果,而是认清情绪来源,并找到解决方法的结果。

而认清情绪的来源的过程,就是在调用元认知能力的过程。

举个栗子:“我很生气”和“我知道我现在很生气”,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前者只是一味地生气,而后者却因为元认知能力被激活而可以把注意力转到“我为什么很生气”上,从而找到生气的原因,然后再把注意力放在那个引发情绪的问题上去,问题能解决最好,不能解决也能想得开,因为解决不了,生气有何用?

这样看来,每一次认清自己情绪来源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次锻炼元认知能力的过程,一箭双雕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反思和坐享、兴趣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健身和休息的关系,反思相当于是不断地运用元认知去锻炼肌肉,而坐享和兴趣则更像是锻炼后的拉伸、放松、恢复的过程。

只有三种方法相结合,张弛有度的训练方式,才能找准节奏,收获最好的训练效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