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物成己  无曲不知

本次学习格物致知章节。

格物的对象:物,景雯所说耳目所见,心思身触皆为物。格物的原则:原文的话归纳起来就是无我,不带个人的喜好、气质秉性和好恶,既能置身体察也能旁观明辨。格物的目标标准:尽其情,人尽物之情。格物的路径:景雯以剥洋葱为例,说明了格的过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人事情做的不成功,遇到了挫折或困难,就需要反省自己因而也就进入了剥洋葱的第一层皮,遇到一事开心或者悲伤,恐惧或者成就感,骄傲的或羞耻的,心有起伏的时候,也需要去剥,剥开来看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再往下剥看这些模式后的原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模式),这一层即为大部分人的种子,一个人的种子其实很少,很多人也共有相同的种子,这可能也是心理学能成为科学的基础。由于自己想推翻自己的价值观、认知体系太难,一旦有异己(自己主动或别人添加进)引入,所有已有的体系会攻击,搅浑,就像利益既得者一样,生怕新的群体或思想分占他们的领地,因此人能到这一层已经很难,也很少有。对我而言达到这一层,需要不断的觉察心的起伏,最好能开始写觉察日记,大学只是教方法,要想见效果,只能付于实践多下功夫,如琢如磨。再往下剥,就无法靠人类的正常逻辑和语言来,只能靠,坐禅、冥想、空才能达到,由此可见要想得到上乘的智慧,需要懂得放空,在空中找、悟。

为什么格的是物而成的却是我?

古人认为人与物共生于天,物我之间互相依赖,格物以求理,是为了寻求意诚和心正的普遍规律和伦理基础,从物之理推导出人之性。朱子认为,成己仁,成物智,仁与智皆悟性之固有,而我内外之殊,既得于己,则见于物。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格物路径的另一个要点,致曲,这是常人与圣人之间的差别,常人只能先从一点上出发,将善端发现之端推至极处,在自己的气质秉性的优势处努力下功夫,达极处,再换一处继续下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钱钟书先生的文字幽默风趣。乍一看似无厘头,暗下却蕴含深意。先生表字“默存”,是挫其锐气,避其锋芒之意。可先生笔触...
    禧颖阅读 4,088评论 0 2
  • 或许世界上真的有种东西叫轮回 或许某些东西就一直存在于周围 就像你说的 他们白天并非不在 只是遮了伞而已 我们约定...
    菀蔸阅读 1,007评论 0 1
  • 文 | 一条努力向上的咸鱼王 我只会写不像诗的诗,似诗非诗,单纯凭感觉。我只会写类似情感文,似懂非懂,单纯靠想象。...
    一条努力向上的咸鱼王阅读 2,695评论 0 0
  • 在我的生命中,忠诚、可信,一直是朋友给我的定义,“被信任”一直跟随着我,我也曾引以为豪。 直到现在,我开始憎恨这个...
    紫烟_3cfc阅读 929评论 0 0
  • 384期乐观一组 日期:2018年6月30日 姓名:李万顺 公司:长春市修正药业孕婴童事业部吉林公司 【日精进打卡...
    修正孕婴延边地区李万顺阅读 82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