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励志就是通常所说的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调动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的积极性。尤其是高三阶段,学生相对来说学习压力大,容易出现情绪波动,郁闷、沮丧、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学生的复习备考。因此,如何通过各种措施把学生学习的状态调整到最佳,让班级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充满激情、动力满满地投入到每一天的学习中去,是每个班主任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在这方面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尝试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每日一句励志语言,为学生加油
每天早上来到教室,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屏幕上打出我精心准备的一句励志语言,如“ 没有奇迹,只有你努力的痕迹;没有运气,只有你坚持的勇气;每一份汗水,都是你成功的积累。加油!”“把所有的夜归还给星河,把所有的春光归还给疏疏篱落,把所有的慵懒沉迷与不前归还给过去的我;今日之我,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明日之我,品胜利喜悦,放青春之歌!”“高考是个大舞台,坚持是最美的旋律!不到谢幕,永远不要停止对美的追求!让我们一起坚持演绎舞台上能激励一生的精彩!”等等。这些励志语言,有的是我在网上借鉴他人的,有的是自己原创的。时间长了,每天早上学生坐到座位上,也都养成了读一下这些励志语的习惯。有的励志语说到了一些同学的心坎上,他们的脸上马上浮现出会心的微笑,紧接着就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了。我始终认为,在我坚持做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哪怕有其中的一句话或几句话对部分学生起作用了,为他们增添前进动力了,就是有价值的。
二、每周一篇励志文章,让学生欣赏
在每周一次的班会上,我都会选取一篇励志美文,让学生认真欣赏,从中感悟成长道理,汲取前行力量。这些文章,有的是年级统一印发的班会材料——《伴你成长》上的文章,有的是我从网上精挑细选积累下来的材料。这些文章有的介绍优秀学长学姐们在高三的经历和感悟,有的是一线名师对于当前阶段复习备考的一些建议,还有的是一些专门针对高三学生的心理辅导。对于这些材料,我争取把它们发挥到最大价值,通常的使用步骤是:1. 自读感悟。每个同学先自行阅读一遍,思考对自己有启发、有价值的地方。2. 小组交流。六个人一个小组分享交流一下个人心得体会,进行思维碰撞。3. 汇报分享。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把组员的心得体会汇总后,当着全班的面分享本组成员的收获和感悟。4.老师点评。结合我自己的理解和各小组组长的感悟,我谈一下对这个材料的感受。5. 书面反思。有了前面这些步骤的铺垫,同学们接下来就是在《周结簿》上,结合材料,写出本节班会的收获。6. 整理存档。对于写得精彩或者感悟深刻的同学的反思,我会专门拍成图片或者输成电子版的文档,分门别类地加以保存,以便为以后的工作留下丰富的第一手的材料。
三、两周一次书面交流,和学生谈心
我曾读过于洁老师的一篇文章——《云中谁寄锦书来?》。在文章中,她讲述了多年来,坚持通过一封封充满真情的信件,和学生心灵沟通的故事。看后,我很受启发,马上想到书面交流就是师生沟通交流的一种好的形式。学生把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困惑和其他想法写在我们的周结簿上面,班主任用心回复,或表扬 ,或激励、或提醒、或提供建议等,这是师生二人默契沟通的专用通道,用好了一定会有较好的效果。此外,老师和学生平时都忙得不可开交,经常单独挨个找每个学生聊天,做思想工作也不是特别现实的事情。而书面交流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我一般是周一或周二把学生写的周结簿收起来,放到办公桌上。只要有时间,就拿起来几本,认真阅读学生的心得,然后根据他们所写的和我平时我观察到的具体的学习状态,有针对性地回复几句评语,少则三四句,多则七八句。用两三天的时间,我就能批阅完毕,发到每个学生的手中。这相当于我找每个学生谈了一遍心,既节省了师生时间,有时还能了解到学生不愿用言语直接表达的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样老师就能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的状态,有针对性地做相应的工作,保证他们学习的状态。
四、适时请毕业学生走进教室,和学生交流
每年都有原来已毕业的学生回母校看望老师,我一般都会给他们提出一个要求:好好总结回顾一下当时的高中学习和生活,给正在求学的学弟学妹们传授一些有益的经验和体会。他们都会非常坦诚地和学弟学妹们从高中的知识学习、心态调整、学科特点、应试技巧等各方面展开讲述,鼓励学弟学妹们坚定目标、持之以恒,不畏惧眼前的困难,走好高三的每一步,用勤奋和执着换取美好的明天。因为这些毕业生的讲述很符合高三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接受起来很是容易,更加坚定了他们向优秀学长学姐学习、向着既定目标冲刺的信念和决心。
总之,高三的复习备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殊阶段,学生在这段日子里不可避免地会承受很多压力。因此,作为班集体的核心,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走出迷茫和困惑,让他们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在奋斗的道路上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