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
重霾之下,天空一片灰暗,像极了浑浊的污水,埋没了一切。人们像快窒息的鱼一样艰难呼吸。阳光变成了奢侈,时间变成了煎熬。
重霾之下,朋友圈里的“仙境照片”只能是调侃自嘲,偶然擦肩而过的麻木愤怒的表情,比弥散于空气中的雾霾还“致命”。
雾霾是冰冷的,影像是有温度的。
让我们一起用手机记录下这些被“霾没”的日子,以人文关怀之情,关注重霾之下的众生。
《霾没》第1季 (手机拍摄)
11月30日,重度污染,邯郸武安市体育路工作中的环卫工人。(司建平)
11月28日,石家庄严重污染,长安公园里的游客。(姜天群)
11月20日,石家庄雾霾天,先天下后边的希尔顿被雾霾掩没。(李乐)
12月4日清晨,保定市轻度污染,远望天际线,雾霾明显。(郭勇)
11月29日,邯郸市雾霾严重,能见度不足20米,整个城市一片灰暗,宛如沉迷在浓浓的云雾中,而人们犹如往常一样在城市中游走。眼睛非常难受的我,此时真想找个眼科医院。(赵广林)
12月3日,沧州街头,一对情侣戴着防雾霾口罩出行。(任玉红)
12月1日,12:39,石家庄市裕华西路。当天,石家庄重污染天气橙色(Ⅱ级)预警,机动车限号行驶,平时的高峰期车辆却明显减少,由于恐惧霾害,人们也尽量减少外出,所以路上行人寥寥。(张文英)
12月1日,石家庄严重污染,封闭的裕华路高速站。(李卓)
『影像思考』项目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