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是朋友的另一种意义

人的一生有多长?我想,应该是足够与所有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离别、相聚,以及再离别,再相聚。

离别,从来不是为了下一次相聚,因为我觉得在离别本身的悲伤氛围里给人这样的一种期待是更加让人难以释怀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离别却又可以预示着下一次的相聚,尽管有的人转身便消失不见,但有些人也总会回来。

我思考了我每个读书的阶段,似乎每个时期都会有存在这样的一个人:虽然我们在与其他人相处时也会挂着“朋友”的这个铭牌,但是总会在某一刻,只剩下我们俩。尤其在毕业后,保持联系的也只有我俩。

是我在交际方面存在问题吗?明明之前在学校谈的来的有好几个,到头来却只剩一个了?我在心中将这个问题循环了无数次,却始终不能有一个答案让我信服。

或许会有人说,朋友贵精不贵多。嗯,是这个理,但是朋友多的难道都不“精”吗?我觉得这并不能很好的说服我。还会有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嗯,我也认同,但是这种观点似乎依旧只存在于我所谓的那“俩”的朋友里,毕竟虽说是“淡如水”,但在你们彼此需要的时候不依旧应该是彼此的倾诉或是陪伴吗?当然,我也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人生终将陌路,但是这也并不代表着排斥或是否认朋友的存在,不是吗?

今天,我的一个姨夫坐在那里和我交谈,是关于朋友叫他去喝酒他该不该去的一个问题。从他的言语中,既有着对于这种情况的一种茫然,更多的是他将这种行为与有用没用挂钩。确实,我可以理解长时间没见的朋友坐在一起唠唠家常,喝个酒助兴,为再次的相聚高兴与感动。但是,把喝酒作为由头的聚会,坐在一起就是互相吹牛式或是吹捧式的推杯换盏,仿佛在家中受了多大的委屈或是社会给了他多么不公平的待遇一般,确实没什么意义。至于若是将之归为有用的一类,他可能更多的想到的是发生重大事情的时候能不能有人帮忙,若是没有,那这样的喝酒之聚就没什么意义;而我对于有用的理解,可能更多的会是在喝酒的时候仍然有人能够想起你,这可能就不在于喝酒本身,而是你能在他人心中有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毕竟,朋友并不能本质上让他具有功利性

所以又回到我上面的那个问题:当时间沉淀,仅剩下几个朋友是常态吗?后来我给自己寻找了一个这样的答案:可能该纠结的从来不应该是我仅有几个朋友,而是在我们离别后,是否还有相聚的可能。至于常态化的,可能也从来不是“俩”的范围,而是“我们”的定义。

常常有人会说,人一生中能有那么一两个称得上真朋友的人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但我觉得更幸运是,在每一次离别后,还会有人与你约定下次的相聚,有人可以用“我们”将彼此框在一个圈子里。

所以,我们才明白,相聚是朋友的另一种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