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圣典 - 起源

2021-04-18。从零开始学珠宝,每一块石头都是独一无二的。

一、宇宙的形成

宇宙大爆炸以后,比 铁 轻的元素由核聚变尝试,比 铁 重的元素通过俘获中子和放射性衰变形成。

二、地球的形成

虽然没办法获取地核标本,但可以通过研究地球磁场、地震波、岩石密度和陨石,巧妙测定地核成分。目前认为,地核内层是固态,外层是液态;可能主要由铁构成,少量镍和某种较轻元素(可能是硫);温度接近太阳表面温度。氧 在地壳中地位十分重要。

三、地壳

1、洋壳

海洋地壳(洋壳)密度大,较薄。占2/3的地球表面,通常低于海平面,但冰岛岭则是大西洋中脊冲出了海平面。

洋壳不断再生,所以很年轻。再生的过程是,地幔物质从裂谷和洋脊中升起,蔓延至两脊边缘形成,这些物质在俯冲带以同样的速度返回地幔。
洋壳的分层:细泥沉积物→玄武岩→辉长岩,橄榄石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2、陆壳

陆地地壳(陆壳)密度小,较厚。占1/3的地球表面,包括大陆主体和周围浅海海床。

陆壳在洋壳之上,岩石种类更多,我们讨论的大部分岩石和矿物来源于此。各大陆中心有一个形成于前寒武纪时期的稳定结晶岩块,绵延数千平方千米,即地盾。

根据地壳均衡说,地壳运动的方式表明,它们漂浮在底层密度较大且柔软的地幔岩石之上,地壳类似于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下部会延伸至其载体中。不同地区地壳密度和厚度不同,它们延伸至地幔的深度也不同,山脉地区地壳延伸较深,而低洼地区地壳延伸浅,因为“根”深才能使山脉“漂浮”起来。

一般认为,驱动岩石圈板块在地球表面运动的动力,是由地球内部热能驱动的地幔对流作用引发的。但具体的不清楚。

四、采集岩石和矿物

矿井里不会留下好东西,但矿堆可能有,采集时要注意安全,淘金盘是很好的工具。

记录标本采集地点的详细信息,包括地点,周围的潜在危险,采集地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包装标本,包装材料用完可以用树叶和草,不要用棉花因为纤维很难去掉。如果受潮,要尽快拿出来干燥。尽量不要清洗标本,太软的标本要用洗刷,千万不要用热水。

保存矿物要注意它的物理化学反应,包括潮解、光作用变色或分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地质学发展史是人类在生产和探索地球奥秘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地球的组成和结构,地球及其生物界演变的规律,特别是地壳和岩...
    黄迪箫笙阅读 11,319评论 2 13
  • 第十三章 砰! 20世纪50年代之初,一位地质学家尤金·苏梅克发现亚利桑那州的一个当时公认是地下蒸汽喷发导致的大坑...
    丹菡阅读 9,054评论 6 20
  • 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 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
    仰望辉煌扬帆远航阅读 5,186评论 0 3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017第1部分 前言[https://www.jianshu.com/p/53f03265f...
    A棵橡树阅读 11,595评论 0 0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余生动听阅读 13,585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