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这本书包括七个维度:1. 时间之尺;2.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3. 即刻行动;4. 如何学习;5. 如何思考;6. 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7. 每一个成功都是唯一的。
一、时间之尺
怎样对待时间比较好?《精进》告诉我们4个要点:
1. 态度要郑重:你郑重地对待时间也就是在郑重地对待自己的人生。
2. 不妨向自己提问:你希望5年后你是个什么样子的?
此处需注意的是,远期目标容易以抽象的形式出现,例如:成为优秀的咨询师、成为一个事业成功的人。缺少细节,所以我们还要用近期规划来划分细节增加可行性。这样目标或规划才有意义,也更可能实现。
3. 用“收益值”与“半衰期”的概念去分辨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4. 是要增加时间的深度,用专注获得“心流”。
二、寻找心中的巴拿马
巴拿马是一个绘本故事,说了小熊和小虎看到装满香蕉的箱子上面有巴拿马几个字,认为这个地方很多香蕉,所以就努力去寻找这件事,结果他们自己住的地方就是巴拿马。所以我们会发现,搞明白哪里才是巴拿马,也就是我们到底要什么非常重要。这里主要说了我们对待目标的4个要点:
1. 聚焦
采铜老师说“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最高目标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作出正确的决定。”我们要学会拒绝那些无意义但会占用时间的事,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20%与目标高相关的事情上面。
2. 格局
我个人认为格局是目标和标准的背景,只有格局大的人才可能有高的目标。
3. 实操
你可能也有过这种经历:看到目标并与自己的现状的比对就会发怵,觉得不可能实现。书中给了很详细的表格分析,帮助我们找到问题所在和解决办法。
【扩展工具】其实这是认知心理治疗中图示的概念,大家可以加入打卡社群,我们会把心理治疗中的相似工具送给大家使用,协助大家解决内心深处的困扰。
4. 目标悬置
面对齐头并进的多目标时,我们需要切换,一段时间执行目标A,一段时间执行目标B。面对单一目标时,我们也要在实现目标的中间留有放假的时间,以此防止出现意志力疲惫,导致目标受挫或放弃。
三、即刻行动
在精进的路上,行动不能停,学习也不能停,成功者往往是行动力极强的人,有了想法就去做,边做边思考,边思考边修正,直到把事情做成。关于行动,《精进》向我们分享了两个概念:
1. “最小化可行产品”:创业公司的产品构想可以简单实现或部分实现之后立即投入到市场中去。然后通过用户的反馈来不断的修正和迭代,我们工作与生活中也是一样,可以把目标掰小了逐步尝试。
2. “三明治工作法”。
四、如何学习
1. 主动建构知识
步骤是建立学习计划、开始学习、回顾整理。其中重要的是回顾整理,这样所学才能成为我们的知识。
2. 连接新旧知识
当所学越来越多,我们还要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让它们互相连通。链接新旧知识的思考方式是不断向自己提问:
a.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们具备了哪些相关知识?
b.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什么新的内容?与原有知识是丰富、补充还是修正?
c.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
3.把对知识的学习引向对自我的改变
同样你也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a.知识给了我什么感受?(形成感受才是自己的)
b.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与自己的需求对接)
c.他的内部是如何组成的?效果如何实现(研究知识的内在逻辑)
4.把知识当作技能来练习
方式包括写作法、迁移法、印证法和互补法。
a.所谓迁移法就是了解事物之间的一般规律和结构,例如:螳螂拳也是一种迁移,把动物打斗的方法学习变化成人们竞技方法。
b.印证法我们可以把它简单的描述为心里装着你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去发现无意识的启迪。
c.互补法就是一个问题多个角度看。
五、如何思考
1. 断舍离,减轻大脑的负担
依据自己要做的事情,选择可信赖的信息源,不要什么信息都看。
2.潜意识思考
例如当你要解决时间管理的问题,这个时候你去普遍的读相关的书,但是你要保持意识不间断的对潜意识下指令,思考管理时间的问题,这样慢慢的你的大脑里就会出现一个简练、综合系统的方法,也是最适合你的。
3.思维图像化
我们现在常用的思维导图就是思维图像化很好的一个例子。还有一些朋友思考的时候喜欢在纸上写写画画,也是思维图像化的一种外化,外化到纸上好操作,也能有助于我们的思考。
六、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
我们需要了解人的才能是后天努力可以提升的,先天只占据一小部分。努力方法论包括:
1.改变思维/语言模式,
例如把“这件事情没戏了”改为“这件事情我们还能做哪些努力”,把“这件事情不好办”改为“我们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久而久之我们的情绪和态度、思考及行为都会随之而变。
2.新木桶理论
旧木桶理论适用于团队以及需要综合素质的个体,对于现在讲究专注优势发挥并集中在优势领域的趋势有点不适用了。
七、每个成功都是唯一的
成功的确不能复制,但坚持精进也是一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