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元旦,我住在丽江古城云水茗心客栈的
“本心”禅房,在房间的记事本上,我写下了一段话,回望我的2016年和“改变”二字。
2016年是我整个人最灰暗的一年,全职妈妈的疲累,婚姻的低谷期,对自己前途的无助和迷茫一起袭来,我生活中的一切都失控了,我的心态随之改变,我想不到任何可以改变现状的办法,甚至愚蠢的用尽方法把关系变的更糟糕,我除了尽心照顾孩子就是不停的去刷微博,发朋友圈,看朋友圈,来显得自己没有与社会脱节,我以为只有别人改变,自己才能得到幸福,我的情绪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我用所有科学先进的育儿理念去养育我的孩子,可是却用一个最不快乐的身体。孩子很聪明很可爱,很乖巧,但是越长大越胆小,爱哭,敏感,倔强,每次孩子因为不想睡觉哭闹和拒绝刷牙的时候,我的情绪会在一瞬间被燃爆,我不知道该怎么让她听话,我不知道该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
从怀胎十月到拼了命生下她,经历新生儿期,哺乳期,辅食期,慢慢开始学走路,学说话,我自认是很负责任的母亲,我学习所有科学的理念,用心照顾孩子的起居,可是这一切在孩子两岁后慢慢开始失控了,面对孩子一个个无意识的挑战行为,开始自我意识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我学习了,我能够理解她的行为,可是我根本无法应对,我所掌握的孩子吃喝拉撒的育儿知识,根本无法摆平这个时期的孩子,所以家里经常会有战争,孩子哭,我崩溃,有时候被气急,也会打打屁股,这些都是和我的信念相违背的,我知道惩罚和责骂有害无益,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让她听话。于是我开始四处关注育儿公众号,微博大V,去汲取育儿知识。
2017年1月在雨奇的工作室,我第一次接触到正面管教这个课程,《正面管教》这本书我很早就买了,但是寥寥翻了几页就束之高阁,我惊讶于竟然还有这样身心共同授课的模式,让家长在活动中去感悟,让身体感受,迫不及待的报名参加了课程,很庆幸,还不算晚。
什么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是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正面管教以奥地利的现在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和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Rudolf Dreikurs)的“个体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他们了解维持对所有人——包括儿童的尊严和尊重的重要性。
有两位美国祖母简·尼尔森(Jane Nelson)和琳·洛特(Lynn Lott)发展出体验式家长教育体系——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认为有效管教的五个标准为:
是否帮助孩子感受到连接(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是否做到了相互的尊重与鼓励(做到和善和坚定并行)
是否做到了长期有效(惩罚带来的只是短期效果,甚至会造成很多不良的长期效果,比如撒谎,叛逆,报复)
是否教会了孩子良好的社会品格和生活技能(尊重,与人的连接,解决问题,合作能力,以及为家庭,学校,社会做出贡献的技能)
是否帮助孩子发现他们是多么的有能力(鼓励孩子建设性的支配和使用个人能力与自主性)
从出生起,孩子便在做一些可以形成他们性格,生活目标的决定,以及如何对其感知到的不安全感和压力作出他们自己的回应:他们自己是谁,这世界是怎么样的,他们要做的事求生存,还是求发展。
在这期间,他们得到最多的引导和反馈,是他的家庭是他的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形成信念至关重要。
一直想说说关于养育行为与期待目标之间的悖论,很多家长非常困扰孩子不听话,看起来他们的养育目标是让孩子听话,顺应这样的养育方法,孩子成年后会是怎么的人?他会有自己的思想吗?会有独立意识吗?会懂得自己做选择,自己承担后果吗?有的人在孩子小的时候,看见狗,会夸张的告诉孩子不可以靠近,狗会咬伤你,等孩子大一点,心中的信念已经形成,看见狗就会本能的躲,大人就会说,这么大了怕什么狗,这么胆小,没出息。很多家长以为孩子会自己长大,是的,孩子的身体会自己长大,可是孩子的心灵,孩子的勇气,孩子的见识,是要在家长的引导帮助下长大的。
这就是我觉得正面管教的魅力,她主导的“和善而坚定”“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尊重当下情形”所造就的就是一个个有能力,有信心,有创造力,有同理心,有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无论长大后身处何种境地,都会随遇而安,热爱生命,坚强不息。
有人会说,不就养个孩子么,有必要这么费劲?孩子怎么都能长大,长大什么都能学会,对这样说话的人,我只能笑笑,我们这一代小的时候,我们的父辈,我们的祖辈,生活的什么样的环境?他们经历战争,经历改革,经历发展,经历贫困,他们是生养了很多孩子,可是当温饱问题是生活的首要问题时,如何教养孩子还重要吗?孩子不添乱,能长大,就很满足了,可是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解决了温饱,没有战争没有贫困,孩子的教养问题,就是家庭的首要问题。一个孩子,就像一个齿轮,他小的时候,齿轮有一点偏差,可能家长都不以为然,小的时候没有什么压力,错位的齿轮也许还能运作,他慢慢的长大,齿轮的偏差越来越大,生活的压力,交际的压力,学习的压力,婚姻的压力,总有一天会让这个齿轮崩溃。所以我会不断的去学习,我不是要学习做完美的妈妈,而是要做一个了解孩子,接纳孩子也被孩子接纳,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的妈妈,和孩子拥有沟通的桥梁,无论在孩子何时何地,都能做她有能力的后盾。
本来,上完家长班,我已经觉得收获颇丰,能看到自己的情绪,能顺应接纳自己的情绪,生活中学会用正面语言沟通,学会对孩子用爱去连接,用正面管教的工具去解决养育中遇到的问题,可是我总觉得自己内心有一种动力,想要继续在这个团体中拿到能量,并把这种让我受益的教育理念传播出去,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导师姚以婷老师,是曾经的宜家家居营销总监,在进入心理咨询行业,开始传播正面管教理念后,毅然辞去职务,十几年如一日飞往全国各地传播和教授正面管教理念,我的导师,杨雨奇,最近刚刚决定从国家公务员行列辞职,去专心做正面管教的相关宣讲,我的讲师班同学,有心理学博士,有省级公务员,有律师,有研究生,有自己开工作室的教育传播者,我为在这样一群牛人团队里感到自豪,我的心,前所未有的宁静,情绪也随着有能力改善一切而平和。
从进入优益的那一天开始,我停转了两年多的大脑开始快速旋转,我意识到了,我的改变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