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保函在中国的应用加速主要有两大驱动力。一是政府主导的公共资源交易场景,以数字化提升透明度和包容性,减少腐败和寻租;二是跨国公司国际化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全球竞争力。公共资源交易是电子保函研究的重要方面,引领公共财政数字化转型。
电子保函是担保人通过互联网、区块链等在线渠道,用 CA 证书对数据电文电子签名后向受益人出具的具法律效力的担保证书。其名称近几年兴起,起初有“数字保函”“网上保函”等不同叫法,2020 年左右行业基本统一用“电子保函”。在中国商业实践中,电子保函作为纸质保函替代品出现,凭借数字化基因和信用功能形成特色,展现塑造数字经济的潜力,实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价值,获国家和地方政府推动,成为民营企业参与公共资源交易的标准。
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中,电子担保包括多种类型,与传统方式相比更简洁便捷。其应用有直接公共价值,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提供高效服务,激发市场活力,减少腐败风险。曾有地方出现保证金被挪用情况,电子保函可避免此类问题,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监管部门意义重大。电子保函与纸质保函同等法律效力,有高效、便捷等优势,对投标人免押金、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方便查询真实性和简化手续。电子投标保函和履约保函分别保证投标人按规定参与投标活动和中标人履行合同义务。
近年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优化流程,推广电子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加速招标电子化。商业银行开发电子保函平台满足需求。电子保函应用价值不断深化和创新。
电子保函的应用趋势包括扩大适用范围,如在政府采购、海关保函领域探索应用及与保证保险结合;完善政策,推进标准化和法制化。从 2016 年国务院清理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到 2022 年,电子担保体系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国家强调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推广电子保函。目前各级政府平台开发电子保函功能,银行等机构建设系统对接,但存在问题。推进全国统一电子保函平台有重大探索价值。电子保函是纯信用保函,依托项目信息和企业信用,取代资金质押和资产抵押,第三方平台成为信用管理新工具,可采集信用信息和验证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