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有一次出去吃午饭,因为上午的工作还没忙完,所以打算吃的快一点,就简单点了俩个菜一份小炒肉,一份酸辣土豆丝,吃完好赶快回去处理手头上的事情。
刚坐下,一位50岁左右有点驼背的黑脸大叔,慢悠悠的端了四个菜,缓缓的放在我的斜对面,瞟了一眼我的菜,又看着自己面前的菜,露出得意的笑容,轻轻的开了一瓶白酒,仔仔细细的喝起来。
我呢,看了下继续吃自己的饭,在吃第二碗的时候,大叔喝了小半瓶,脸也微红,随口对我说道“小伙子,要不要喝一点酒,”我心里有数,我们又不熟,喝什么酒“不了,下午还有事,你喝吧”,
大叔缓缓的又抽起烟来,又问我抽不抽烟,被我礼貌的拒绝了,大叔就很好奇,一个大老爷们,既不喝酒又不抽烟,像什么男人,说我要大方点,学抽烟喝酒,平时多吃点菜,起码点三个菜,俩个菜哪里够吃,我看他喝的满脸通红,就当酒后胡言乱语,没怎么理他,毕竟赶时间,而且话不投机,多说无益。
其实我本来就不抽烟喝酒,因为我爸爸就不抽烟喝酒,所以从小到大也没这个习惯,上学再到工作遇到有人抽烟喝酒起初觉得很酷,但见得多了,多是些负面的事情,而且对身体不好,因此我就没碰过烟,酒也只是偶尔喝一点,也不会喝醉。抽烟喝酒本来就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更何况教人抽烟喝酒,更不可取。
这就让我又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故事:著名的管理培训师史蒂芬科维一天乘火车前去参加一项活动,他要在本次活动中发表演讲。他打算利用火车上的时间来准备演讲稿。突然,一名带着三个孩子的男子来到他的这节车厢。孩子们马上就开始嬉戏打闹。他们又叫又闹,在座位上跳来跳去,其他乘客也不胜其烦。而那名很明显是孩子父亲的男子,什么都没有做,他只是无动于衷地望着窗外。
孩子们越来越顽皮,开始脚踢座椅,甚至用手去扯几个乘客的衣服,最后还揪住了一位女士的头发。父亲仍然没有加以阻止,斯蒂芬柯维终于忍无可忍,他努力镇定下来,决定插手这件事。为了使他的话在孩子父亲身上达到良好的效果,他果断站起身:“打扰了,先生,您难道没有看到您的孩子已经打扰到所有的乘客了吗?请您告诉他们遵守秩序!”
带着对自己刚才行为和有力要求的自豪,他又坐下了。那位父亲缓缓地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最终将头转向说话者,用低低的声音回答道:“是的,是的,我为孩子们的行为感到抱歉。我刚才完全没有注意到。我的妻子――孩子们的母亲,在几个小时只是去世了。我还不知道我以后该怎么生活。我们几个都还没法接受这个事实。我想,我的孩子们是在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接受这件事……非常抱歉。”
好为人师,真是一种病。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每个人的出身背景,成长环境,受教育水平,习惯爱好,认知程度等等都不一样,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别人的问题,对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指指点点,说服别人和自己一模一样,那是吃了不讨好,也是不现实的,摘掉有色眼睛,求同存异,做到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