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正因为生活中充满了喜怒哀乐,生命才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意义。
但如果任由情绪摆布,人就会失去理性,那是万万不能的。
情绪就像水,宜疏不宜堵。在《象与骑象人》中,作者将感性比做一头大象,而理性好比骑在大象上的骑象人。骑象人手里握着缰绳,好像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和大象相比,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骑象人想往左走,而大象想往右走,那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
传统观念认为,情绪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外界活动激发了我们内在的情绪反应。
但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主席莉莎·费德曼·巴瑞特教授提出了全新的情绪建构理论。
她认为,情绪并非与生俱来;它也不具有普遍性;情绪不是被激发的,而是由个体创造出来的。
情绪并非与生俱来
科学家们发现,我们在判断情绪的时候,很有可能不仅仅是通过表情或者行为,更多的情况是,我们会倾向于从周围环境中获得信息。
在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PS等技术手段,把不同的表情,拼接在了做不同动作的身体上。比如说,一个皱着眉头的,很愤怒的表情,和手里拿着很脏的垃圾的身体拼在一起,再让受试者来判断图片中人物的情绪。大部分人给出的答案是,这个人应该是有着一种厌恶的情绪。
这说明,大多数人是根据表情和动作以外的其他信息,也就是手里拿着脏垃圾这个细节,来做出判断的。相对于识别特定的情绪指纹,我们更倾向于推测产生情绪的原因。
通常,你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就能够判断出他此时此刻有着怎样的情绪。科学家们把这种观点叫做“情绪指纹”。
所以,似乎并不存在某种特定的表情或生理反应,与某种特定的情绪相匹配。情绪指纹,并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特征。
情绪不具备普遍性
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发现,婴儿出现情绪波动时,他们脸上的表情,还有他们的生理表现,并不是相同或相似的。比如,有些科学家用玩具吓唬婴儿,激发他的恐惧感;他们还抓住婴儿胳膊不让动弹,激发他的愤怒感。同时,研究人员用摄像机记录下了婴儿的种种反应。结果在回看录像时,他们无法通过面部表情判断婴儿到底经历那种事情。所以,情绪表现似乎并没有全世界的普遍性。
巴瑞特教授说,人们的情绪表现和社会文化有着更加紧密的关系。这也就是说,你所生长的社会群体,你从小接受的教育、身边的文化等等,共同塑造了你对情绪的认知,以及你的情绪表现。
情绪是由你主动创造的
情绪具体是怎么产生的呢?
巴瑞特教授提醒我们,人类的大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只会对外部刺激做出机械反应的机器。人类大脑有一个核心能力,就是对未来进行主动预测。
这种预测能力,是确保人类生存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你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评估和预测着你正在做的事情,来计算它需要耗费多少能量,通过改变心率、血压等指标,满足你的生理需要。
巴瑞特教授认为,这种预测能力,就是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
巴瑞特在《情绪》一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请你想象这么一个场景。一个周末的下午,忙碌了一周的你,独自开车来到野外,想接触一下大自然,放松心情。但是,偏偏你的运气很不好,你遇到了一条响尾蛇。以往的经验告诉你,这种蛇有剧毒,被它咬一口,可能活不过半小时。请注意,这个时候,你的大脑就已经开始了和这条蛇有关的预测。你会自己脑补,如果被蛇咬到,不久就会没命,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赶紧跑。
这时,大脑会向身体的各个区域传达这个信号。于是,你的心脏会通过血管扩张,加快血液的流动,以便给肌肉输送更多的葡萄糖。这个过程还会改变你的血压,让你的心率加快。你体内所有的这些的生理变化,你都能清楚地感觉到。巴瑞特教授将这种感觉称为“内感受”。不单是遇到危险的时候,只要你的生命在延续,你就时刻拥有这种内感受。
到目前为止,你依然没有产生“恐惧”这种情绪。这中间还少了一个环节,那就是,这种感受和你头脑中“恐惧”的概念相匹配。
根据你以往的经验,以及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你肯定已经知道,“恐惧”这种情绪,指的就是这种心跳加速、呼吸短促,精神极度紧张,特别不舒服的感受。这个时候,大脑的主动预测、你的实际感受完全对应上了你头脑中“恐惧”的概念。到了这一步,恐惧这种情绪,才算是真的诞生了。
所以,情绪建构论认为,我们的情绪并不是受到外界刺激而自发产生的。
从“情绪建构论”的角度出发,巴瑞特教授还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控制情绪。
巴瑞特教授告诉我们的一个最主要的方法是,提高自己的“情绪粒度”。
“情绪粒度”,指的就是我们在不同情况下,区分并识别出自己感受的能力。
我们该如何去提高自己的情绪粒度呢?
巴瑞特教授给出的一个建议是,去尽可能多地掌握和情绪概念相关的词汇。比如说,同样是表示糟糕的情绪,就可以有生气、愤怒、惊恐、暴躁、窘迫、焦虑等等。但是,光是知道这些词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你还要知道这些词具体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去体会它们之间的那种细微的差别。
耶鲁大学情绪智能中心还做过一项研究,每个星期,学校都会抽出二三十分钟时间,专门教学生有关情绪的概念和词汇。结果发现,学校里的孩子仅仅通过学习更过多的情绪概念,就能够有效地改善自己对于情绪的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成绩都得到了提高。
除了提高我们的“情绪粒度”以外,巴瑞特教授也在提到,想让情绪更加稳定和健康,还有一个很有效的做法,那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以上就是巴瑞特教授关于情绪建构理论的最新研究。此外,根据亲身体验,提高情绪颗粒度,也就是当我们能准确感知自己的情绪时,确实会更容易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仅供参考:
1.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大脑认知科学看,我们知道情绪反应要快于理智反应,而这个觉知情绪的过程(是哪一种情绪,比如:开心、快乐、愉快、兴奋、激动…),就是给我们大脑就出一个“时间空档期”,让我们大脑的前额叶发挥理性作用,通过反思刚才的情绪,进而让我们进一步思考,为何会产生这种情绪?怎样处理这种情绪?下一步该如何选择?等等问题。
这样理性自然占了上风,冲动的情绪也得到了控制。
2.怎样提高情绪颗粒度呢?
一是掌握更多、更准确细致的情绪概念,明白每一种情绪概念之间细微的差别,能准确判断自己当前的情绪;
二是当情绪激动时,不要做任何决定,倒数5秒,这个过程觉知自己的情绪,客观描述自己当前是一种什么感受;
三是在平时注重培养自己,用文字描述情绪感受的能力,越细腻越好。
此外,规律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身体状态是基础,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一切都是白搭。
情绪是我们一生的朋友,我们要学会与他和平相处。不要排斥他,要学会细致得体验他,你会发现他并无“恶意”,而是想告诉我们一些信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