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趣谈:杨树行的传说

原创首发

        在梁邱镇东北大约两公里处有一个村庄叫杨树行,杨树行村有三百九十多户,一千六百余人。

        关于杨树行有一个传说,故事得从唐朝时期说起。唐朝时期,朝廷大力提倡信封佛教,各处建造寺庙,当地在老虎山东建了座寺庙,叫黑山寺。到明清时期,寺庙多次修葺扩建,规模十分恢弘。庙里有棵白果树,四人牵手方能搂抱过来,后来人们习惯把此庙叫白果寺。

        明末清初,寺庙里有位主持和尚,姓汤,外号叫汤半仙。此人造诣极深,上懂天文地理,下通阴阳八卦,练就了一身的轻功。

        距寺庙西八里路有一村庄叫光旷崖,此庄地处两山夹一峪,地势险要,只有四户人家。庄里有一户木匠,叫裴三,他得手艺非常出色,而且家有漂亮贤妻。

      有一天,裴三木匠被汤和尚请来修葺寺庙,裴三木匠根据汤和尚要求认真的进行房屋修缮。活干到第三天的中午,汤和尚突然对裴三说:“裴木匠,你马上回家,你家里未时必出大事。”裴三半信半疑地说:“临来家里都安排好了,有何大事?等干完活再说。”汤和尚敛容严肃地说道:“扛上你的大锛快走,走慢了你媳妇就将性命不保。”裴三一听此话,心里发了怵,扛起大锛直奔自家跑去。

        原来当时附近山水上有一邪教,专派恶人去山村寻找孕妇,剖妇腹取子,用七七四十九个未见天日的男婴心脏去炼长生不老的仙丹。好多孕妇都死在这帮恶贼之手。现在已收集四十八个了,邪教头目探知裴三木匠的媳妇已怀孕六个月了,于是派两个恶贼去取。汤和尚算出有两个恶贼奔裴三家去了,不忍心造成一尸两命,就提醒裴三木匠。

        裴三木匠急匆匆赶到家里,见两恶贼正按着他的媳妇准备开腹取子。说时迟,那时快,裴三木匠举起大锛,大声喝道:“什么鸟人,如此丧尽天良。”声落锛到,一贼人胳膊被砍断,手捂伤膊逃命,另一恶贼心慌神乱,弃刀而逃。裴三木匠含泪扶起了自己的妻子,心中百感交集非常感激汤和尚的指点,知道再晚一会,恐怕他就只能给他娘俩收尸了。

        邪教目的未成,就认真打听原因。后来两贼人通过多方打听,知道是汤和尚坏了他们的事。就千方百计地找和尚算帐。两个贼人知道自己打不过汤和尚,就花重金请来了两个武林高手,装扮成施主的身份去刺杀汤和尚。

        就在他们快到白果寺时,汤和尚感觉有点心神不宁,于是掐指一算,知道大事不妙,有武林高人要害他。他自知不敌,抓紧一口气跑到了乱石岗沟底大杨树上藏了起来。这棵大杨树两人牵手丈量,有三围多粗。树冠遮地半亩多。树下有一巨石,和尚顺着巨石爬到树冠丛中藏了起来。

        武林恶贼尾追到乱石岗找不到和尚,就蹲在东山上探看。汤和尚卧在杨树上大半天,估摸恶贼走了,就探出头来看了看,恰巧被两个恶贼瞧见了,两恶贼顺山冲了下来,汤和尚万分着急,从树上一步飞越十丈之远,落在今天的李秀富屋后的大巨石上(现大巨石上仍有汤和尚的脚印),另一步跨越到西山头。汤和尚逃跑的脚印至今还留在岩石上。

        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编成歌谣:

汤和尚他会阴阳,掐算恶人剖妇膛。

指点木匠救媳妇,恶人记仇汤和尚。

追赶逼杀乱石岗,和尚飞身杨树藏。

大杨树藏大和尚,和尚脚印留树行。

        后来有两户廉姓人家(现在杨树行已经没有廉姓家族)在大杨树前居住下来,在附近开荒种地,逐步繁衍生息。慢慢的人就多了,后来形成几个大户李家王家,以及魏家张家郭家等几个小家族。人们习惯性叫此地“杨树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地方居住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叫着叫着就习惯了叫成杨树行了,后来就把杨树旁改成叫作杨树行村了。

讲述人:魏全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施公案》是一部以清人施世纶(小说为施仕伦)生平为原型,敷演而成的一部公案侠义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
    古典小说阅读 406评论 0 1
  • 第一回 风雪客栈 寒风呼呼作响,鹅毛大雪下得正紧。 风雪中,一行一十二三人正骑马踏雪而行,...
    格己致明阅读 1,109评论 1 9
  • 本文为《薄命人》之续,是《薄命人》与《万竿正凉》的第三部曲,感谢大家品鉴! “大哥,刚刚小七捎信儿来,说存治大哥昨...
    怀双阅读 1,388评论 38 31
  • 图文 | 王學藝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 多少个春夏秋冬恍如隔夜,河畔蜿蜒处的一个小村庄,在众多村民的记忆里,村子里...
    王学艺阅读 3,527评论 11 17
  •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1.宋仁宗为何要派人去祈福? 天下瘟疫盛行,请天师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
    红碧翠秀阅读 145,566评论 3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