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的总结,是再不能拖了。这份年度作业,怎么也得赶在最后一天完成,不然真没法好好和鸡年去告别。
年初的时候,为自己定了一个不小的目标——围绕中国版图,用足迹画上一只大公鸡。这是我在鸡年,我在25岁的生命里,想要留下的特别印记。
在地图上画只公鸡,其实蛮简单的,拿支铅笔,几秒钟就画好了。抱着这种简单的心态,我轻轻松松上路了,开着一辆十几年的小破Car。
最初计划用三个月走完全程,可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西双版纳。后来,延长到半年,最后是用了将近一年才结束。
这一年,我过得很纯粹,纯粹得只做一件事,环驾中国边疆。
这一年,我过得很丰厚,丰厚得想写篇总结,却牵扯出浩浩荡荡的一串经历来,让我茫然得不知如何落笔。好像随随便便一落笔,就得奔涌出几万字来才能把故事讲完。这工程太浩大。
【三月·我在湖北】
出发,也没有特别的仪式感。坐上车,踩上油门,就在武汉的车流不息里战战兢兢了——武汉的桥真多啊,像是走也走不完。我已经完全迷失在武汉各种高架桥里了,导航都让人没有安全感。
武汉-鄂州-黄石-九江,两百多公里的路程,走了三天。每天我都在操心同一件事情,不要撞到别人呀。
在黄石,交警叔叔把我拦下来,查看我的行驶证和驾驶证,一脸疑惑:“你有五年驾龄?”
“不不不,我是新手......。”警察反复确认了好多遍,他竭力想证明,这本拿了五年的驾驶证不是我的,不然无法解释车为什么会开成这个鬼样子。
我多想写张纸贴在后车厢告诉全世界:“我是新手!我是新手!”——千万不要来撞我。
【三月·我在江西】
江西是用一个湖来迎接我的,天虽阴着,却有种别致的美。我在滩涂玩得鞋上沾满泥巴才上岸。
过鄱阳湖大桥,得走高速。夜,搭了帐篷,宿湖边。
特意拐到景德镇去,想去看瓷器,也见朋友。朋友用地道的美食来款待,至今念念不忘那味道。遗憾的是没有去他的店里看看就走了。
行程里把婺源划掉了,因为从湖北开始,一路都是油菜花开哇,看都看不过来了,实在没必要特意跑一趟去看油菜花。
小雨,油菜花恬静着,爱极了这份田园风光。我欢喜,江西送了我一整个春天。
穿越了一整个江西,是用一个古镇来结束的。那是个没有被商业开发的小镇,超级有历史有味道,很美很美。
【三月·我在福建】
山路多了起来,我就知道,福建近了。
看到“福建界”的石碑立在路边,我还是很激动,非要跑过去合张影。第一次开着车跑了近千公里回到自己的地盘,还是有点感动的。
来到武夷山,遍山都是茶园,壮观。
路过南平,看了柔美的湖光山色,醉心。
到三明,跑去尤溪看梯田,顺便赶了个热闹的集。
去德化看朋友,还有他开的陶瓷厂,参观了陶瓷从土到瓷器的过程。景德镇和德化,都是中国陶瓷数一数二的产地,喜爱陶瓷的我都不想错过。
回到家收拾了行李便继续出发了。一路向西,去漳州吃卤面,去云霄瞎转悠,去东山岛看海体验海捕生活。
【四月·我在广东】
在广东,找到了一种旅行即生活的感觉。
奔驰在公路上,路边高大的芦苇开道。
走到田间,下田帮忙种水稻插秧苗,或坐在田畔和农人谈天。
去海边,等渔船归来,挑上最新鲜的鱼获,在海边熬上一锅鱼汤来喝。
还到茶铺里喝茶,端上来的却是一碗苦得想哭的中药。
【四月·我在广西】
广西来得真不是时候。
香蕉啊荔枝啊桂圆啊梨子啊枇杷啊芒果啊柚子啊火龙果啊......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就是没有成熟的。看着青青的香蕉小小的枇杷,我多想赖着等果子都熟了再走。
广西境内做了一个不走高速的决定,然后走了好长一段烂路,走得心累。可怜的小破Car,都被颠得丢了很多小配件,比如,标志。
人的这一生,要走许许多多的路,不能奢求每条路都是光明大道。只要用心走,慢一点也没关系。路,总会有尽头的。烂路也一样。
【四月·我在云南】
云南是一场民族之旅。
每天,我都会遇见不同民族的人,他们都有各自的节日、文化和服饰。
这一次,要去此行最南的地方——西双版纳。
在西双版纳过了泼水节,然后寻访了一些少数民族部落,探访他们的民风民俗。
而后,走上了滇藏线,将G214上的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和德钦,一一走过,拍了很多好看的照片。
【五月·我在西藏】
过了梅里雪山,就走近西藏了,由滇藏线转向川藏线。
在芒康遇见一家淳朴的藏族人,带我去看他们的盐井,给我煮加加面,还让我留宿家里。
特意去了一趟昌都,很多东西都还一样,却又感觉不一样了,说不上来。
川藏线来来回回走了很多次,便直奔拉萨,小住了半月。
准备好物资后,踏上了新藏线的旅程。阿里,是我心心念念了很久的一个地方。
在特别的节日,去转神山看圣湖。花了两天的时间,转了一圈冈仁波齐,翻越了海拔5800米的雪山垭口。
我在冈仁波齐神山脚下,剃掉了所有的头发,把它留在神山上。
【六月至十二月·我在新疆】
我没有想到,我会在新疆呆这么久。
我来到了中国最西端——喀什葛尔。
喀什、伊犁、乌鲁木齐和吐鲁番,每个城市都小住了一段日子。
新疆的每个地方,我都很喜欢。喀什特别有少数民族风情,好多羊肉吃。伊犁的大草原非常美,也有薰衣草田。吐鲁番有很多好吃的瓜果,看晾葡萄很有趣。
还有独库公路,真的要走一次,很值得。我在巴音布鲁克安营扎寨,和蒙古族人家做邻居,看他们骑马、赶牛羊。
本来计划深秋去喀纳斯拍秋景,最后因为资金不足搁浅。
在乌鲁木齐经历了最大的一场大雪以后,我就出疆了。
【一月·我在甘肃】
四年前,甘肃就深度走过一次了,比如敦煌。嘉峪关至金昌,更是以徒步的方式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因此,这次的甘肃之行,我放在了工业文明的探寻上——去举家搬迁的阿克塞,去地图上找不到的核城404,去打出中国第一口石油的老玉门。
大西北,这一次又给了我新的发现。
【一月·我在内蒙古】
自驾的终点在阿拉善盟右旗,以一种始料未及的方式结束的。
在阿拉善的三四天,我走遍了这座小城,马背上的文化是渗透在方方面面的。
和蒙古人打过交道,他们的热情好助是不亚于藏族人的,特别好。
最后,用火车的方式穿越了内蒙。
我想,有一天我还会回到这片土地的。
【一月·我在黑龙江】
其实是特意等到最冷的时候来大东北的。
这一次,我来到了中国最北部——漠河。
在漠河,零下四十几度的天气,泼水成冰。也是在这样的天气下,徒步五公里走到鸡冠上,望着黑龙江对岸俄罗斯的领土。
在一年最冷的腊八,到冰城吃马迭尔冰棍和冰糖葫芦,还跑去滑雪,被冻傻了。
我说,我再也不到这么冷的地方玩了,我要去热的地方。看来我是忘了吐鲁番四五十度高温的恐怖了。
【一月·我在吉林】
查干湖的冬捕,我向往已久。
每年央视都要报道这个地方,好像这里的冬捕有特别的意义。再看看今年的头鱼,拍出了91万的高价。很神奇。
《舌尖上的中国》也来到这里拍摄,称之为“自然的馈赠”,更增添了我的好奇。
所以倒了好几趟车,专门跑来这里。零下二十几度,立在冰湖的寒风里,等待这一网鱼出来。是大丰收,一网鱼网出了好几万斤。
【一月·我在辽宁】
中国边疆旅行的终点在丹东,也是此行最东的地方。
与丹东隔江相忘的是朝鲜国,江就是鸭绿江。江上,有两座桥,一座是断桥,一座是中朝友谊大桥。
断桥在江心断开,中国边境的一段完好着,朝鲜那一段被美国轰炸掉了。
中朝友谊大桥取代了断桥的作用,是中国和朝鲜往来的通道,火车、汽车从这座桥上过。过了桥,就出了国。我忍住,没去,虽然只有一步之遥。
一月的辽宁,已有了温暖的迹象,恍惚之间,好像这里已不是东北。
就像恍惚之间,为期近一年的中国边疆旅行,就这样结束了。
这一年,最南到了西双版纳,最西到了喀什葛尔,最北到了漠河,最东来到丹东。
这一年,经历过四十几度的高温,也历经过零下四十几度的低温,极热和极冷的体验不好受,却难得。
这一年,看过很多美景,吃过很多美食,拍过很多美照,遇见很多好人,感谢不遗余力帮助过我的人——徒儿、大欢、啊呸、洋洋、大蔡,还有晚报社。
这一年,也面对很多困难,走过很多艰辛,碰见很多危险,好在一一化险为夷,感谢上苍怜爱。
如果要问我这一年有什么收获,我需要想很久才能答出来——没有到不了的远方,就怕你不出发;没有圆不了的梦想,就怕你不敢想。这是我此行最大的体悟。还有,我更加热爱我的祖国了。
新的一年,望你勇敢做自己想做之事,勇敢爱自己所爱之人。
朋友们,新年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