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可以治愈吗?

你知道自闭症吗?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首先自闭症诊断目前在全世界范围都是一个相对主观的过程。

一般而言 90%的自闭症儿童都伴随着发育迟缓的问题,官方解释是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多数患儿还伴有精神发育迟滞。

在孩子半岁左右摇篮之中就可以做一个判断:

1. 对视,可否和大人有眼神对视,如果始终迷离逃避眼神,就比较不妙;

2. 追视,可否对感兴趣的物件有追视,如果也没有,就更不妙了。

2 岁的时候看看能不能双脚跳,3 岁左右看看有没有自我意识,能否使用“你我他”之类的代词都是比较简单的判断标准。(当然个体之间有差异,正负 3 个月以内也是比较普遍的象,但是超过半岁的话,就需要注意了。)另外孤独症在目前状况下被定义为遗传性疾病,三代以内包括旁氏血亲有癫痫和精神病史都使得后代得自闭症的概率变高。

最新的研究也证实和患儿父亲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大概率越高。

自闭症可以治愈吗?

不可以。

自闭症孩子的教育在中国特殊教育行业的发展也只有20多年,在美国乃至世界的研究中,最长也只有近80多年的研究历史,至今,自闭症产生的原因还不明确,所以并没有特效药物去进行针对性的完全治愈。

如果有人说可以治愈,那只有两种情况:他不懂;或者他懂,但是他是打这个幌子骗钱的。

自闭症家庭确实也正在或者已经遭受了精神、物质方面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自闭症大致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种功能型,

1、高能自闭症

高功能自闭症(阿斯伯格)占自闭症整体基数的15%以下,在2-7岁的黄金干预期进行干预治疗,一般只需要干预得当便可以上到普通小学,和普通儿童一同学习生活并且有一定社交,只是深入交往会发现他们有些许不同,他们融入这个社会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改变过自己的一些行为模式,无论是主动或者是被动的。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或者在同学中看到的听到的,基本就是这一类孩子。

2、中能自闭症

中能自闭症占整体基数的50%以上,他们的智力发育一般会迟缓1-2岁,就比如4岁的小孩的智力只有2岁左右,在 3~6 岁之间的中功能者,如果陌生人和他们接触和交流依然会得到小概率的回应。一般来说经过干预可以部分地改善他们的能力值,或许可以在 7 岁左右读到普通小学,但是却基本上撑不过三年级(因为小学三年级内容难度大幅度提高)。之后这些自闭症孩子基本待在特殊学校和家里的情况会比较多了。所以年龄偏大的孩子大家接触的会比较少,他们的生活轨迹和亲属以外的周围人几乎没什么太大交集。

3、低能自闭症

低能自闭症和普通小孩差距甚远,他们在生理功能、交流方面基本处于空白期,能在 7 岁之后拥有自理(能独立如厕进食更衣)已经是比较良好的情况了,如果规则感良好并且无行为问题可能会进入特殊学校,但是更多的情况是需要在有人无时无刻照看的情况下才能有小范围内的活动,因为无人照看的话他们随时可能置自己于生命危险之中。一般来说大家也很难接触到他们,因为活动半径已经非常小了,生活对象也基本只有亲属。



所以,目前争对自闭症的治疗,只有干预,所谓干预就是帮助自闭症患者以尽量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为目标,

高功能自闭症:他们干预良好的情况下很容易就基本具备了自理和社交的技能。

中等功能自闭症儿童:干预之后他们具备自理能力和一部分的社交能力,自理这个目标并不是很难,但是社交就显得难度要大得多。

低功能自闭症儿童:能够完成一定程度的自理对干预来说就已经是比较成功了。

那么对于自闭症孩子的家庭,为什么明明不能治愈,还要选择进行干预治疗呢,总结为以下3方面:

1、可以减轻自己的精力、经济和时间的负担。

2、可以缓解一部分压力,因为随时可以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做什么,不需要 24 小时盯着。

3、恢复良好的孩子甚至还可以起到小帮手的作用。


最后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及时干预的时间也尤为重要,在2-7岁的干预的黄金年纪,过了这个年龄段,基本上干预效果微乎其微,这也是为什么特殊教育机构目前不会接纳7岁以上自闭症的孩子的原因。当然最期盼的还是国家以及相关研究领域对自闭症患者给与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希望未来的某一天,自闭症将不是不可治愈的疾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