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全纪录》中国文史出版社
12月6日,已有2000年历史的句容古城正经受着一场现代化战争的摧残。一支日军的先头部队,从侧翼迂回到句容、汤山背后,由九华山北麓侵入孟塘、大胡山地区。
句容县境内的九华山,虽不及被称为中国四大名山之一的安徽九华山高耸、闻名,但海拔也有433米,列四周群山之首。日军绕过九华山峰,从其北麓的山间小道,抵达龙潭至汤山间的枢纽孟塘。他们没有在孟塘停留,继续沿着山间凹地,向西直逼大胡山。
大胡山位于南京守军第二军团和第六十六军的防地之间。
唐生智发出命令:第二军团的第四十一师由北,第六十六军的第一六 O师由南,合力向孟塘、大胡山间凹地进攻;同时,宋希濂所部第三十六师辖下的补充第二团,配备反坦克炮,驰赴麒麟门外支援。
刚刚从武汉抵达尧化门外不久的第四十一师,奉军团长徐源泉之命,迅速由栖霞山向龙潭、拜经台、射乌山、孟塘一线推进。
他们在石洞山遇到了敌人。沉寂的山村中,顿时响起激烈的枪炮声,丛林燃起浓烟烈火。中国士兵一次次向石洞山发起冲锋。敌人的重武器虽具有强大威力,但是当双方短兵相接拼刺刀的时候,重武器便失去了效用。第四十一师的第二四六团终于占领了石洞山。
日军不甘心石洞山的丢失,便调集了大量的后续部队,把石洞山团团围住。从此,那一团中国军人,便一连在这里苦斗了几个日日夜夜。正在句容、汤山一线苦战的第六十六军,有两个团已被日军包围在句容附近。他们派出了第九五六团,由营长刘厚率领,由南向北,进抵大角山阵地,与日军对峙。
7日上午,日军开始向第九五六团的阵地发起攻击。刘营长率部拼死抵抗。全体官兵在枪林弹雨中厮杀。大胡山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碎石乱飞。大胡山的山林岩石,从未经受过这么猛烈的铁与火的考验。
日军源源不断向这里增援,眼看第九五六团就要抵挡不住。叶肇当机立断,又增调3个连队,归刘厚指挥。
奉命前往大胡山一线增援的第三十六师补充二团,于6日当天开抵位于南京外廓最东边的一座城门麒麟门;次日又接到命令,直属卫戍司令部指挥。当他们向东前进至东流镇时,便开始与敌人的警戒哨兵接触。他们立即在庙山南北一线展开。
第三十六师补充二团是一支由刚刚征召的新兵组成的团队,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更没有经历过战火的考验。但是他们都有一颗赤诚的报国之心,在老兵的带领下,出奇地勇敢、不怕死。经过几个小时的冲杀,便从敌人手中夺回了许巷。不过,一些刚刚穿上军装的青年,却为此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子夜,南京卫戍军总部向前线部队发出命令:
侵入孟塘之敌一部,仍盘踞大龙山、大胡山附近。我军以彻底歼敌之目的,决自岘山——狮子山——射鸟(乌)山三方面包围攻击,并限8日将该敌捕捉歼灭之。
三支前线部队,连夜动员,准备向敌人发起新的进攻。
当黎明刚刚驱走寒夜的时候,猛烈的枪炮声便在大胡山四周响起。第四十一师从北线攻击。在嘹亮的冲锋号声中,官兵们奋勇冲杀。恰巧数千名日军也在炮火的配合下,漫山遍野地迎冲过来。这是一场血与火的较量。一波一波地冲锋,一波一波地倒下。3个小时后,日军又调来了飞机和坦克。中国方面的档案记载:在这个阵地上,“终日肉搏,旋失旋得,该师官兵伤亡甚夥,迄至18时仍固守原阵地”。
当晚,第四十一师奉命撤退到乌龙山至杨坊山一线。
第一六O师从南线攻击。他们能用来进攻的部队,只有一个残缺不全的第九五六团。经过数小时的激战,他们艰难地向大胡山推进了一步。可是不久,挫折连连发生。背后的汤水镇被敌人突破了。左翼守卫孟塘的部队全部牺牲,营长刘厚阵亡。官兵们高喊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口号,谁也不愿意后退。直到下午4时,这支拼搏了几个昼夜的部队,方奉命撤退,前往燕子矶整理待命。
补充第二团从西线攻击。7辆轻型坦克配属这支部队。这算是中国军队在这块阵地上最威武的阵容了。步兵在坦克的带领下,一次次地发起冲锋,终于占领了马基山。日军调来了坦克和援军。中国军队的坦克经不住日军重型坦克的轰击,冲在最前面的两辆被击毁,停止在一片浓烟烈火之中,其余的坦克被迫掉转车头。日军步兵主力跟在坦克后面一拥而上,又把马基山的半个山头抢了过去。补充第二团在奋勇抵抗中,逐步退却。他们的一个营差不多全部损失,另两个营也损失严重。当晚,这支新组建的部队,奉命从战火中撤下来,归还到第三十六师的建制之中。
大胡山被日军占领了。
大胡山是一页悲壮历史的见证。
大胡山位于麒麟门外。当战火跨越这座寓意吉祥的城门以后,深重的灾难便降临到古金陵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