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在《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除了并列第一位的宝钗和黛玉外,紧随元春、探春之后,位列第五位,可见作者曹雪芹对这个人物的重视程度。她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千金小姐,是贾母的侄孙女,深得贾母喜爱,常在贾府居住,与宝玉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湘云的判词与命运
《红楼梦》第五回中写道:“后面又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从判词中我们不难看出,史湘云虽然出身高贵,但由于父母在其襁褓之时便亡故了,身世非常悲凉。长大成年后,嫁了如意郎君,但转眼之间夫妻就离散了,只落得夕阳余辉,湘江水逝,楚天云飞的悲惨结局。
曹雪芹在《红楼梦》曲中给湘云的盖棺定论是《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乐中悲》的曲子与判词的内容是一致的,只不过除了交待了湘云的不幸身世外,将湘云的婚姻和未来的命运揭示得更加清楚明了,不免让读者为其命途多舛的人生更增添了一丝悲凉与同情之心。
湘云的性格特点
曹雪芹对《红楼梦》中塑造的女子可谓是青眼有加,为她们极尽笔墨,设计了很多经典场面与情节,为烘托人物特点,使用了一些关键词和关键字来进行定义。对于湘云,作者使用了一个“憨”字。这儿的“憨”,并不是“傻和痴呆”的意思,而是指其“朴实,天真”。
性格外向豪爽。史湘云性格外向,心直口快,人也特别豪放,从她与宝玉下雪天在外面吃烤鹿肉就可见一般。她素喜男装打扮,常常穿着宝玉的衣服在家里招摇,连贾母都会把她误认为是宝玉,可以说,她是一个典型的“假小子”形象。放到现在来讲,就是一个“女汉子”。但湘云却并不刚硬,是一个性情中人,非常天真可爱,做事直截了当,说话也不会转弯抹角,心口如一,光明磊落。
心态乐观豁达。湘云自幼父母双亡,跟随叔叔婶婶一起生活,寄人篱下,凄苦的命运与黛玉有得一拼,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甚于黛玉。毕竟,寄居在贾府中的林黛玉,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享受的是与贾府小姐们同样的待遇(每月有二两银子的零花钱),可以有闲情雅致去伤春悲秋,但湘云就不一样了,她虽然是在自己的亲叔叔家生活,但婶娘对她极为苛刻,家里的女红(针线活)几乎全由她承包了,常常做到深夜,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虽然命运待她不公,但她的性格却与林黛玉截然不同,她并没有和黛玉那样整天悲悲戚戚、以泪洗面,而是始终以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来对待,为人处事阳光明媚,豁达大度,真正地体现出了大家闺秀的风范,可谓是女中君子,既落落大方、无拘无束,又温婉娴静、雅致嫣然。
才情堪比钗黛。论才情,大观园里,唯有史湘云可以与宝钗、黛玉比肩。《红楼梦》中,写湘云才思敏捷的地方很多,让读者感觉特别出彩的有两处:一是在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时,湘云才思敏捷,与宝琴和黛玉对抢作诗联句,她独占鳌头,联名最多,让我们看到了湘云争强好胜的一面;二是在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时,湘云与黛玉作五言排律,湘云的“寒塘渡鹤影”与黛玉的“冷月葬花魂”两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成为《红楼梦》诗词中的经典佳句。
湘云的结局
湘云的人生到底是怎样的走向,这成为了一个难解之谜。因为从湘云的判词中不难看出,她命运悲惨,在出嫁后不久,丈夫便去世了,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生活在尘世间。
虽然现在也有多个版本流传,其中之一说是宝钗婚后不久就去世了,宝玉最后与湘云结为夫妇,相依为命。由于不能知道这些版本的真伪,所以不能判断是否真是原作者所写,但至少从判词中看不到这样的故事情节,因为宝玉是大荒山青埂峰下的补天石,终究是回归了天界的;再者从第五回曲演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只写了宝玉与宝钗、黛玉之间的情感纠缠,并没有再涉及其他的女子,从湘云的判词中也看不出她与宝玉之间有游离于兄妹的关系,所以不能得出与宝玉结为夫妇的结论。
目前发行的一百二十回版本的《红楼梦》,在第一百一十回“史太君寿终归地府”章节中,交待了史湘云的女婿生病了,得了痨症,湘云在贾母殡葬前一夜,来到贾府大哭一场,从此再无下文。
这显然是与曹雪芹当时对湘云这个人物的设计不吻合的,如果曹雪芹来写八十回之后的故事,相信他绝对不会对自己极居用心的人物如此轻描淡写,这样的设计,应该是违背了作者曹雪芹写作初衷的。
其实,不管湘云的命运是沿着怎么的曲线发展的,但她人生的结局早就在第五回中清清楚楚地进行了交待,湘云憨厚、单纯的人物形象也已清晰地印在了读者的脑海中,她清新脱俗,恬淡自然,她潇洒飘逸,神采飞扬,是《红楼梦》中最接近现代女性的一个经典人物。
于2019.1.19 17:35
NO: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