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实现思维突围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写了很多年的短思记,2025年3月2日起,在深度思考付费社群开始进行“日思”系列,不管是写短思记还是日思,一是为了梳理自己的思考脉络,二是想把这些私密的思维沉淀分享给会识营的伙伴们。

这是我在群里说的内容,进行重新整理发到简书中来,

其实,我一直认为,"思维升级"或许是我们普通人突破阶层天花板的关键密码。

一、为什么说思维决定命运?

最近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身边那些混得不错的朋友,虽然行业不同性格各异,但都有个共同点——他们的思维模式像手机系统一样在持续更新。

而那些抱怨生活的人,往往困在"出厂设置"里从未升级过。

有的人光剩下嘴,剩下想法,可最终没有走出过。

因为嘴、想法本身不是思维,思维是看问题的角度,以及根据这个思维指引的行为。

就拿我表弟来说,去年他辞职创业开奶茶店,和其他店主一样每天守着门店等客人。直到有天他发现隔壁咖啡店用小程序做会员管理,立刻研究出"第二杯半价+积分兑换"的玩法,三个月就把营业额翻了一番。这个案例深刻说明:当别人用互联网思维做生意时,你还在用传统思维,结果自然天差地别。

据《2024中国认知升级白皮书》显示,年薪50万以上人群中,87%保持着每年至少50小时的系统化学习,而月薪5000元以下群体年均学习时间不足6小时。这印证了那句老话: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我们都知道学习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可人们宁愿在精力放在吃、抱怨、玩乐上也不愿意去做。

明知是正确的答案,也不愿意按照既定路径去做。

因为,思维决定了行为,而行为决定了命运。

二、普通人思维升级的三个实操路径

我的个人几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把书读成透

很多人问我:"道理都懂,为什么就是过不好这一生?"

问题出在读书的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精准狙击式阅读":

1. **选书要像选药**——比如你想突破职场瓶颈,就读《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想改善亲密关系,就读《非暴力沟通》。我的个人选书标准是:豆瓣评分8.5+,至少再版3次,作者有行业实战经验。

2. **三遍精读法**:第一遍划重点,第二遍做思维导图,第三遍对照现实写行动清单。我读《穷查理宝典》时,把"逆向思维"用在投资上,避开了去年股市的两次暴跌。实践中发现,这种方法能让知识留存率提升400%。

(二)向有结果的人偷师"隐性知识"

我2025年3月去了杭州参加短视频线下活动,前后3天时间,去了广州参加投资会议,前后4天,在南京参加某个全球公司中国搞区活动,2天。

自己不明白的情况下,一定要去学习,去向有结果的人学习。

比如,可以付费进入高质量社群,也可以用"价值交换"建立连接,帮大佬整理资料、引荐资源,比单纯提问更有效。我曾帮一位投资人对接了政府资源,现在他成了我的创业导师。

记住:没有人有义务帮你,除非你能提供价值。

第三、用长期主义对抗"即时满足"陷阱

尼采说过,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不会做和不能做,只有不想做和不敢做。其实吧,除了科研项目等科学领域的东西,普通人几乎都能做到大部分事情。

一切事的根本都在你自己,把自己当成个人,培养自己,成就自己,而要尝试把外界的所有进行屏蔽和调整,从众的人下场一般都不太好,从长期看是这样的。

不追求即时反馈,而是追求长期反馈,这就要克服心中的魔鬼。

当你的思维能像水一样,既能装进杯子成为容器,也能结冰劈开岩石,你就真正掌握了破局的力量。

(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