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明媚,一半忧伤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古代的人过不了自我这道关卡,圣贤带着遗憾饮恨而终,志士因忧思而终日忘寝,处于一种苍茫的旅途,纵使二十四桥仍在,谁都不曾亲眼见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纵使高山流水犹存,谁都不曾亲耳闻千古一绝的断弦之音。

“明月楼高休独倚。”即便你独倚高楼,望见的却是红锦地衣随步皱的金钗盛宴,望见的是烽烟四起,依旧还在的轩辕国堤,望见的是佳人作怨妇,归期未有期。一壶酒里的忧愁,其实没有必要思国思卿思历史。泪眼灼灼便错过了花好月圆,历经风雨涣散便迎来岁月不可避免的忧伤与落寞,但抹杀不了的,却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刻骨,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是“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甘愿。诸如,三生石畔的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西湖堤边的阮郁与小小,沈园墙边的陆游与唐婉 都给了最好的诠释。

大漠再广阔也无法宽慰一颗羁旅漂泊的心,烽火总是要迷离双眼,精神的流离能够左右不得志的一生,假使在风霜雨雪,云雾迷离的一路,还有一半的明媚,那么那一半的忧伤,又算得上什么呢?

——小宝 2019.06.1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