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不看电影的,然而最近却花费了两天时间,看了两场电影。正巧,这两场电影有共同的地方,比如都是小说改编(这两部电影的原著小说我都没有看过),比如都是井柏然演出男主角(之一)。
这两场电影,一是《盗墓笔记》,一是《微微一笑很倾城》。
《盗墓笔记》红了很久了,久到网上同人多如牛毛。不过当年这书红的时候我怕恐怖故事,故而不敢看。后来网络剧出来的时候,大家的吐槽也看过,仍旧敬畏。到得电影出来,我觉得再不看或许我会错过什么。于是尽管大家的观影评论都不高,我仍旧去看了。
电影《盗墓笔记》如果用一个公式概括的话,大概可以这样总结:超级英雄(张起灵)发现了一个阴谋,在挫败阴谋的过程中,结交了帮手(吴邪),最后众人合力杀掉了大boss,解决了这个阴谋。故事很简单、很套路。在套路中又夹杂着套路。如果说整个故事是一个好莱坞式的超级英雄故事,那么中间夹杂的则是港式的轻喜剧武打片的套路。好莱坞式的套路太明显会让人感到乏味,加入了港式轻喜剧武打片的套路之后则令人感到厌烦。我想观众看过那么多的电影,没人会喜欢自己曾经喜欢的故事成了这个样子。
如果说故事的骨架已经令人不爽了,那么作品风格上的杂乱就会令人更加不爽。
电影用藏式风情开篇,本意估计是想要突出“神秘”二字。然而,很快画风就转向了男主张起灵的来历——更为神秘的道家(至少在我的感觉中是这样的)。就影片的这种表现方式,让人觉得不知所谓。在影片用了很长一段片段描述另一个主角吴邪的成长经历的时候,影片各种意象想要表达的神秘感很快就被演员自身光环所营造而成的那种不解世事冲的一干二净。果然,随着后面故事情节的展开,吴邪的轻喜剧光环令人觉得哭笑不得。
当然,《盗墓笔记》还是有可取之处的:电影中每一个场景都表现的十分程式化。无论是起到线索作用的外国人(想要作恶的一贯作风、高科技的场景),还是遵循传统的盗墓贼们(年代感极强的场景设计、土得掉渣的各种服饰),这些成功模糊了影片的年代。大boss的出场场景设定和人物设定更为脸谱化:boss本人妆面是埃及式的,服饰和身体语言设定是西域(肚皮舞)式的,环境设定则必须魔幻化,当大boss出场的那个环形的场景竟然让人想到了前一段时间看的那个《爱丽丝漫游仙境2》。当然还有,张起灵的出场必定是神秘的,吴邪的出场必定是怀旧的,雇佣兵们则是火力强大,而盗墓贼们则必定忠勇仁义。
看完电影后,总觉得自己看了一个故事的索引(常年看大长篇小说的弊病)。找书来一看,好家伙,风格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嘛!原著是多么冷淡而压抑的风格啊(也许因为我只看了第一个故事而已)!每个人物与小说融合的多好啊!没有一个字说了张起灵的神秘和强大,然而处处都是张起灵的神秘和强大;没有一个描写直说了吴邪的不谙世事,而没有一个描写不透漏着吴邪的不谙世事。
我想我会在白天的大太阳下好好看看这本红极一时的《盗墓笔记》的。
也许是《盗墓笔记》承载的东西太多了,相比较之下《微微一笑很倾城》故事讲的更清晰,拍出电影来也就更让人觉得主题更明确。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爱情故事:女主角的个性引起了男主角的好奇,进而发展为好感,最后两人在一起了。故事很平淡,没有什么大的矛盾纠葛,毕竟是一个纯真的校园爱情故事。
大家的观影体验都不错,说蛮好看的。确实不错,整个影片从开头到结尾都是一种纯纯的浪漫风格,漫天粉红碧绿,色调清新唯美。整个电影看下来,我这个老阿姨的一颗世俗心都开始要冒起粉红泡泡了。
女主角坐在男主自行车后座上的那一段演的极好,baby演出了小女生穿不惯短裙的不安,男主买了一大袋零食给女主角压裙子后那种惊喜,再次前行时小姑娘心中的娇羞和小幸福被刻画的淋漓尽致。更难得的是电影和小说的表达风格很一致,小说中语言表现出来的轻松俏皮和电影中的浪漫温馨相得益彰,让人觉得生活还是非常美好的。
如果说baby演出的贝微微是有血有肉的女主角,那么井柏然演出的肖奈只能算得上《白蛇传》里的许仙而已。当然这只是个人的观影感受,勿怪。
总之,两部电影在故事层面都没有让我留下什么可供回味的东西,但是真心觉得井柏然好帅啊!两部电影中井柏然的形象是截然相反的,一个是干净的温润公子,一个是神秘的超级英雄。温润公子必定着白衣,总会温柔的笑着,宠溺着女主角,不过白色并不太称井柏然的脸,整体造型让人觉得男主并没有男神的那种气质,蛮平凡的,没有那么帅。反倒是张起灵那种穿着黑衣,露出饱满的额头,斜分的刘海下晒得黑黑的脸称得上坚毅勇敢。抿得紧紧的唇充分表达了什么叫男神!
开始喜欢井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