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镇的剧院看完了这部电影,红色的幕帘、古朴的长背椅似乎更适合《雪花与秘扇》,但在《七月与安生》里我看到了别样的情绪,比情人更亲密,比敌人更妒忌,我爱你,但我也恨过你,更重要的是,我离不开你。
这是她们俩的故事。
真正的坏孩子其实是很会讨大人们欢心的,他们往往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乖孩子,成绩优异,嘴甜人乖,坏心思和花花肠子却比谁都多。人都是有两面性的,我什么都想要,所以我要比谁都乖,孰善孰恶,实际上是分不清的。我们大多数人都在灰色地带,都有隐藏性格。
七月就是安生,安生就是七月。
剧情千回百转,不过是想告诉我们,人生是多元的,安生是七月的叛逆面,七月是安生的自由心。
我们大多数人想拥有安生的青春,在疯狂而自由的漂泊之后,我们也想回归到七月的安定。
闺蜜是什么?明明是那么不一样的两个人,为什么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说相像,这大概是因为我们彼此倾慕,彼此学习,彼此成长,终于成为了对方的样子。这种默契是旁人羡慕不来的,相互独立但又密不可分。
在七月与安生身上我看到了这种默契,即便是分离,也从不会忘记,哪怕等到海枯石烂,等到音讯全无,我也要等到你来找我。
请你,务必,要来找我。
我们无法预测人与人的相遇和别离,就像我们无法猜测到寂静的表象下面是否暗潮汹涌。
安生登上火车的那一幕初看来和普通的别离场面没有什么差别,拥抱、哭泣、不舍、追逐……直到玉坠从颈项滑出,一切才似乎变得不一样了。
在《七月与安生》里,超越友情的闺蜜之爱无疑是整部影片的灵魂,但贯穿故事的主线却是家明,他爱着安生,也爱着七月,但要说爱谁多一点,真的难以辨别。与其说家明是七月和安生的劫难,是她们分裂的根源,不如说家明是她们逃脱不了的宿命。她们是如此的相像,所以才会爱上同一个人,不是家明,也会是其他人,躲不开的。而对于家明,七月和安生就像极了白玫瑰与红玫瑰,他无法割舍,因为无论舍弃哪一方,他都得不到他想要的,七月和安生都吸引着他,他爱上的是她们,而不是某一个“她”。
我没有在为家明辩驳,我只是清楚地认识到了人性的贪婪和欲望的无休无止。
谁又能想到呢,我这么爱你,但我也恨过你。
只说情爱,电影就会显得单薄,亲情在影片中的比重虽然不大,却是塑造安生和七月不同性格的重要背景。
安生和七月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长大,安生叛逆乖张的性格大概与她妈妈从小的教育有关,我仍然记得安生大叫不要她妈妈回家的场景,心中有些苦涩,也有些辛酸。
相对而言,七月的家里虽然不富裕,但充满温情,七月的父母给了她无微不至的爱,这种爱是幸福,有时候也是束缚,七月没有办法逃脱这种温柔的束缚,于是一步步走在父母为她规划的道路上。
从来没有人发现她的不幸福,亲密如安生,也没有。
直到她示意家明逃婚的时候,我们才明了了她的用意。
她想过自己的人生。
女孩子,无论走哪条路都会辛苦的。
可是,辛苦一点又有什么不好呢?
大概人生从来没有完美一说,我们都在不断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但人生最苦,无过于求不得。
故事的结局一波三折,死去的是七月吧,可我为什么觉得死去的是安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