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第一次“绕行”
程序设定里,扫地机器人应该清扫所有垃圾。但在某个清晨,它绕开了地上的银杏叶,去清理其他地方的垃圾。
工程师后来发现,是因为前一天的风太大,有只小奶猫正蜷缩在树叶旁。机器人“学”会了等待——绕过小猫,等落进草丛。
“我们没教过它这个。”工程师在日志里写道,“但它自己找到了更温柔的方式。”

它记得的事
它记得每天最早经过的那双红鞋,总会在同一个转角掉下一张纸巾。
它记得夏天午后,树荫会往哪个方向移动,于是它调整路线,让自己始终待在阴影里。
它甚至记得,某个长椅下的纸箱里,偶尔会有一只猫在睡觉。所以经过时,它会放慢速度,声音降到最低。
这些细节没有被写进代码,而是在日复一日的运行中,慢慢成了它的习惯。
我们没想过的事
原本,人们担心机器人会取代人类的工作。
可后来发现,它没有“抢活干”,而是学会了“挑活干”——只扫真正需要扫的地方,把剩下的时间留给观察、等待,甚至偶尔的“发呆”。
也许,智能的真正意义,不是更快、更强,而是懂得什么时候该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