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知与见识--读《定投十年财务自由》

微信群“学习互助组第165期”。《定投十年账务自由》、《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书名有点儿成功学鸡汤的味道,对于财务自由不时见诸各大公号标题的当下,也许本能地会勾起人阅读的欲望。本周读书中,还结合了作者另一本书《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共同阅读。(两本书有很多内容重合)是一种理财知识的普及,能收获指数基金的基础投资、理财知识,也准备开始以指数基金开始自己的理财之路。
  对书本的内容不作过多的介绍,看在简书或者其他平台已经有很多的读书笔记可以参考。还是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一点儿理财之外的体会。
  理财是自己以前从未涉及的一块儿知识,要不就是没概念,要不就是觉得没啥好学的,反正股市、金融也不是自己可以预知的事儿,要不就是觉得市面上的理财书籍就是纯鸡汤。反而从来没有去查询一下关于理财的祖师爷是谁,理财的经典书籍里是怎么说的,理财的基础金融知识是什么。诸如此类的操作下来,就是错过。
  理财是这样,人生的其他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对于未知,对于陌生的,总是不去尝试,甚至于不去了解:觉得自己一辈子也不会用到,觉得都是顺其自然的。然而,所有的果,都有着过去的因;所有的收获,都来自于过去的付出。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自以为聪明努力的自己,所看到的不过是后面的约取、薄发,见识何其之短。不禁又一次想到吃饼的故事:一个人吃到第十张饼时才吃饱,然后说,唉,早知道不吃前面九张饼了,直接吃第十张饼就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个小故事,不想随着人生的成长,却有着越来越多的感悟。)一样的道理,这些事总离不了前面的博、厚。有的人,比较有见识,可以一眼就能判断出未来,选择正确而又最省力的方向;有的人,有高人指点,避开了一个个的弯路;有的人,可能比较幸运,一两次的选择就遇到了自己的未来,找到了自己;有的人,却只能在一路坎坷中努力、挣扎,才能找到最终的人生。
  无疑,我是属于最后一种人了。但哪怕这样的一种人生,自己做得也不够格:大学毕业后的十年时间,并没有去挣扎,只是用不经意间编织的小笼子把自己罩在了其中。
  相信努力可以改变命运,那是傻;但因此而不努力,则是又傻又蠢;告诉别人努力改变不了命运就是坏。
  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未知,去了解未知的领域,在做事儿中增加阅历、增长见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