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被下属套路

      任何一个下属在向上级谏言或答话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立场和角度,从而必然带有自己的主观的局限。更何况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更是从自己利益的角度出发,左右上级的思路,使自己能从管理者的最终决策中获得好处。长此以往,对于一个企业组织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韩非子对于此类“员工”做了这样的总结:

      奸之食上也,取资乎众,籍信乎辩,而以类饰其私。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奸臣危害君主,得力于人多;凭借辩说而取得信任,用类似的事例来掩饰奸私。所以,作为管理者,只有始终保持自己站在中正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才不会被别人诱导而产生失误。正因为如此,所以法家给管理者提出一个概念——众端参观。

“众”就是多

“端”就是事物的一个方面

“参”就是参考验证

“观”就是观察

      四个字放在一起,就是通过多个侧面去考察,验证一个下属的言行。

“嘴”有猛虎,诱之则出

      相信各位读者都知道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这个成语描述的就是如何把假的说成真的的过程。

韩非子一书是这样记录的:

      魏国的庞恭即将跟随太子到赵国做人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若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吗?”魏王回答:“不相信。”“若第二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信吗?”魏王还是回答: “不相信。”“如果再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您是否还不相信呢?”魏王回答说:“既然大家都说有老虎,那我也会相信吧。”庞恭于是接着说:“集市上没有老虎,但是三个人的言论就造出了一只老虎。现在邯郸离魏国的距离比这儿到集市远得多,妄议我的人又何止三个,希望大王记住我的话,不要随意轻信,要明察真情。”

      可等庞恭从邯郸回来时却再也见不到魏王了。

      用现在的话说,这就叫从众心理。

      管理者也是人,也容易被从众心理所左右:对本不真实的东西,听十个人说,自己就会产生疑惑;听一百个人说,自己就会倾向于相信;听一千个人说,自己就会确信不疑了。现在企业中也是一样,无论是战略决策还是制定行动方案,再或者是干部升迁、人事品评,在下级劝服上级的过程中,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一定会找更多地人或者更多地事来为自己背书。

取资乎众

      在法家,下属忽悠上级会经常用到一种方法,专用名称叫做:取资乎众。就是凭借着人多力量大,众口铄金,就不由得管理者不信了。谎话 说一万遍就成真理了。

籍信乎辩

      同样在说服领导的过程中,还要配合说话的方式,也有中技巧,专属名称叫做:籍信乎辩。就是在向领导表述的时候,要侃侃而谈,流利通畅、语气坚定,这一点也尤为重要。口才笨拙、语言迟滞的人说出来的话会大大降低可信度,而能言善辩的人说出来的话,更让人信任。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暗示。

      这都是法家的不传之秘,有经验的管理者都知道察言观色,在听下属说话的同时,去观察说话者的状态,从说话的方式到表情、动作,由此判断信息的可信程度。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你观察下属同时,下属也往往利用这一点来增加可信度。

      所以作为管理者,随时要多一只眼睛,多一只耳朵,参验对比是必不可少,当然更要记得法家韩非子的这句话话:奸之食上也,取资乎众,籍信乎辩,而以类饰其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对于开眼这类主打精品视频的产品,更多内容的推荐适合在视频播放完后,而非播放之前。 新版的形式,我脚得更适合像优酷这...
    wingwing1989阅读 240评论 3 2
  • 把青春存进档案 老的时候拿出来品尝 看当年的微笑和眼泪 是如何排列出往日的模样 红领巾与教科书 碎裙子和愿望墙 还...
    村夫野人阅读 825评论 0 48
  • 原宿 —— 中野 明治神宫 —— 竹下通步行街 —— 中野bourdway centre —— 黑松和牛 —— ア...
    埃尔默海的爱德华阅读 21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