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回来日常地铁上读书,发现蜗牛读书悄悄上线了一个“蜗牛壳”的功能,鉴于刚刚写完蜗牛读书与微信读书的竞品分析文章,就顺便就蜗牛壳功能写一些我的不成熟的想法,望各位不吝赐教,鞠躬!
“蜗牛壳”这个新功能非常明显,个人中心页头像下方直接就可以看到“读书时长”和“蜗牛壳”,乍一看与微信的阅读时长兑换书币功能非常相似,现在我们来仔细剖析下这个新功能。
蜗牛壳的兑换规则:阅读1小时奖励1个蜗牛壳,攒够即可兑换电子书无限制阅读权;蜗牛兑换价格不视为电子书实际定价;各端蜗牛壳各自计算使用;未登录用户的蜗牛壳及兑换数据仅保留在当前设备。
1、蜗牛壳的获取:对于蜗牛阅读每天一小时的免费阅读时长来说,仅依靠免费读书用户一周可以获得7个蜗牛壳,从规则可以看出对于蜗牛壳的获取并没有上限的设定,所以用户完全可以利用周末等使用1元畅读累计时长兑换蜗牛壳。相对于微信的时长兑书币上限10枚,要便宜的多。所以在增加用户留存率的同时,还会激发用户使用1元畅读的付费阅读。
2、蜗牛壳的使用:蜗牛壳主要是用来兑换一本电子书的无限制的阅读权。之前的蜗牛读书每天免费一个小时,时间长就要进行付费。晚上用户通常阅读的高峰期,可阅读的完整时长通常会大于1个小时,但是花1元又觉得不划算,现在完全可以兑换一整本随意读,相对平衡了碎片化阅读与沉浸式阅读两类人群的需求。
3.书籍定价:“蜗牛兑换价格不视为电子书实际定价”是规则的一项。于是我搜索对比了微信读书的下面几本书,蜗牛的兑换价格要高很多,基本是翻倍甚至更多,但计算成本的话还是蜗牛便宜。大家可以看到下面的截图,前三项其实我已经看完了,但是也显示了出来,这就是不合理之处。其实蜗牛的书桌对于用户阅读的书籍是有进度百分比显示的,所以标识读完并不难,但蜗牛却没有做此标识。兑换书籍的整体显示的列表就是书桌+阅读记录。所以有一个要求是:单本阅读5分钟左右,才可以兑换。但是为什么呢?难道就是为了让用户确定自己喜欢读此书后再兑换?用户路径就是:搜书——读书——个人中心——蜗牛壳——兑换书籍。我们来看下微信的路径:1、搜书——读书一部分——强制付费。2、搜书——购买。所以蜗牛完全可以修改路径:搜书——读书5分钟——提醒兑换或出现可兑换的按钮等,而不是退出去找地兑换。
以上即个人不成熟想法,欢迎各位指点迷津和交流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