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上就办”之姿赴时代之约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从福建三明医改“不等不拖”破解民生难题,到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以高效服务赢得民心,无数实践印证:好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而落实的关键,正在于“马上就办”的担当与速度。新征程上,唯有摒弃拖延习气,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狠抓落实,方能在时代考卷上书写合格答案。

“马上就办”是破解民生痛点的“金钥匙”。群众的急难愁盼,往往容不得半点拖延。某乡镇接到村民反映灌溉水渠因暴雨冲毁、影响春耕的诉求后,当即组织水利站人员赴现场勘查,次日联合施工队制定抢修方案,三天内调集机械物料开工,一周后水渠恢复通水,确保了春耕灌溉不受影响。反观一些地方,面对群众反映的“小事”,或推诿扯皮,或久拖不决,最终让“小事”拖成“大事”,不仅消耗群众信任,更损害政府公信力。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只有把群众的呼声当作“冲锋号”,以“马上就办”的效率回应期待,才能让惠民政策真正落地生根,化作群众脸上的笑容。

“马上就办”是推动发展攻坚的“加速器”。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某科研团队接到芯片材料攻关任务后,“5+2”“白加黑”连轴转,用三个月时间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为产业升级赢得先机;而一些项目建设中,因审批流程繁琐、部门衔接拖沓,导致“项目等土地”“资金等项目”的现象,错失发展窗口期。当前,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无论是产业转型、乡村振兴还是生态治理,都需要“马上就办”的执行力。定下的事不等不靠,部署的工作一抓到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把发展蓝图变为实景画。

涵养“马上就办”的作风,需筑牢思想之基,更要完善制度保障。一方面,要通过主题教育强化干部的宗旨意识,让“拖延就是失职”的观念入脑入心;另一方面,要建立“清单式管理、闭环式落实”机制,明确任务时限、责任到人,用制度刚性倒逼行动自觉。同时,也要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让“马上就办”的干部无后顾之忧,形成“人人思进、事事争先”的良好氛围。

时代的鼓点催人奋进,发展的使命不容懈怠。从“昼无为、夜难寐”的担当,到“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效率,“马上就办”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共产党人实干精神的生动注脚。让我们以“只争朝夕”的干劲、“马上就办”的作风,把每一项工作做细做实,在新征程上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